送家立庵太常归皖山二首(其二)

昔登白玉堂,文彩何郁郁?

胄子承风规,诸儒禀芳躅。

出持绝域节,入奉斋宫箓。

一身为千秋,此事亦已足。

浩然思故乡,悬车返初服。

浮山七十峰,依稀作汤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从朝廷归隐山林的过程与心境。开篇“昔登白玉堂,文彩何郁郁”,以“白玉堂”象征朝廷的辉煌与荣耀,表达了诗人曾经在官场的显赫地位和文采飞扬的形象。接着,“胄子承风规,诸儒禀芳躅”两句,通过描述后辈学子遵循前辈的教诲,暗示了诗人作为前辈对后世的影响。

“出持绝域节,入奉斋宫箓”描绘了诗人从朝廷外放至边疆,又回归朝廷的复杂经历,展现了他忠诚于国家的高尚情操。“一身为千秋,此事亦已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所为感到满足和自豪的情感。

“浩然思故乡,悬车返初服”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决定辞官归隐的决心,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浮山七十峰,依稀作汤沐”以浮山的壮丽景色象征诗人归隐后的宁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从官场到归隐过程的描绘,展现了其复杂的情感变化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收录诗词(19)

程可则(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邵横庵之秦中

五月火云烧幽州,大风驱之云不流。

昨夜雨来不盈掌,山鬼叫啸农为愁。

远闻秦中黑霜下,化作??飞满野。

秦人瘠畏越人视,君今西去胡为者?

道是终南山色佳,四时众壑鸣风雷。

莲花百丈青到眼,骑龙直上升仙台。

君家昔人东陵老,种瓜却解尘缨早。

我欲随君问故侯,何由共踏青门道。

形式: 古风

送杨鄂州职方使安南

皇帝在位阅七载,九州四海歌太平。

乌弋黄皮禀汉朔,旅獒越雉来周京。

安南君长处炎徼,北面久已输忠诚。

前年玺书予封爵,吾宗学士立阉曾南征。

归来陈风对宣室,为言此地无兵争。

鹦鹉鱼游浪泊水,庵罗果熟安阳城。

今年羽书忽驰至,族类不合仇相倾。

蛮王更制略下邑,都尉倔强投昆明。

凭陵三郡势莫敌,女无缲茧男无耕。

触蛮之斗岂足计,只怜蹂躏忧苍生。

相如谕蜀有往事,诏旨特简才臣行。

职方亭亭起三楚,须眉如戟双曈晶。

昔年执法昆弥道,近襄九伐尤峥嵘。

大臣推毂立召见,至尊御殿亲书名。

天语殷勤劳《四牡》,一时饯送来公卿。

双旌翘翘出北阙,八座赫赫过南荆。

乘秋直入交州郡,雕题负弩遥相迎。

凭君片言谕大义,调和二氏无佳兵。

功成上书报天子,不用京观封长鲸。

伏波铜柱邈千岁,壮哉尔与同英声。

呜呼男儿万里远游志亦足,不尔蜗庐局蹜虚吾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一灵上人归罗浮

罗浮仙窟宅,四百玉芙蓉。

吾子今归去,栖迟第几峰?

云霞天半落,鸾鹤夜深逢。

何日携筇返,同看万壑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送纪载之备兵肃州

万古焉支路,迢迢欲上天。

送君持汉节,吹角去防边。

问俗清西海,题诗赉酒泉。

羌戎群下拜,不敢向居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