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晦之求题瀛国公宝宋帝㬎

赵氏一块肉,史不知所终。

十二徙上都,其年犹童蒙。

十八赴土蕃,不娶归真空。

给粮复赐钞,衣食知不充。

无后爵遂绝,杞宋嗟难同。

徒闻上尊号,懿圣仍孝恭。

忠义动百世,烈士悲其风。

稚存自伊犁,得之归江东。

晦之偶获此,哀歌气填胸。

亡国不祥玺,姑置何足恫。

天命诚未改,少康灭有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郑孝胥为刘晦之作的一首题为《刘晦之求题瀛国公宝宋帝㬎》的诗。诗中,郑孝胥以赵氏家族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赵氏成员的命运变迁,尤其是赵氏女性的不幸遭遇。赵氏女子自小生活在动荡之中,从十二岁被迁至上都,直到十八岁远嫁土蕃,生活艰辛,没有子女继承家业,最终爵位断绝,令人感叹。尽管她曾被尊为“懿圣”和“孝恭”,但诗中更多的是对她的悲剧命运的同情和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稚存自伊犁,得之归江东”,可能指的是赵氏女子的后代在刘晦之的帮助下得以回归故土。刘晦之得到这个故事,深感哀痛,认为亡国之玺虽不祥,但不必过于忧虑,因为天命尚未改变,历史上类似少康灭夏的故事表明复兴有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理解和对时局的忧虑。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严几道(其一)

群盗如毛国若狂,佳人作贼亦寻常。

六年不答东华字,惭愧清诗到海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答严几道(其二)

湘水才人老失身,桐城学者拜车尘。

候官严叟颓唐甚,可是遗山一辈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哀小乙(其一)

灵真伏我旁,我意殊不觉。

一朝忽然去,百身那可赎。

寻渠诗中语,缥缈如鸿鹄。

海山不成归,无故辄歌哭。

既云厌人世,何事犹苦学。

繁华绝所好,惟学为子毒。

得天盬其脑,解脱诚已酷。

盖棺宁无恋,号泣罗骨肉。

修短定虚名,毕生自多福。

形式: 古风

哀小乙(其二)

昧爽赴吴淞,落日归黄浦。

挟书独往来,海鸥久为伍。

锡名乃曰胜,好胜由尔父。

未明唤儿起,去去不言苦。

回头望楼窗,目力尽街树。

饥饱儿自知,风雨儿自禦。

安知尔已伤,精髓暗中腐。

卧床未十日,到死无一语。

无穷父子情,草草遂终古。

倚楼默自失,泪眼复何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