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道中三首(其三)

硗埆纵横总植茶,平原无土不桑麻。

罗浮四百能如此,富尽循州百万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广东西樵地区的农业生产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首句“硗埆纵横总植茶”,描述的是西樵地区山地多,土地贫瘠,但人们却充分利用这些土地种植茶叶,展现了农民的智慧与坚韧。这里的“硗埆”形容土地坚硬、贫瘠,“总植茶”则表达了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人们都坚持种植茶叶的决心。

次句“平原无土不桑麻”,转而描写平原地带,土地肥沃,没有一处不种桑树和麻。这不仅体现了土地资源的丰富,也反映了当地农业的多样性,以及农民对土地的充分利用。

后两句“罗浮四百能如此,富尽循州百万家”,将视角扩大到整个罗浮山脉及其周边区域,指出只要像西樵地区这样充分利用土地,发展农业,就能带来巨大的财富。这里“罗浮四百”指的是罗浮山脉的广袤,“富尽循州百万家”则强调了通过勤劳耕作,可以使得整个循州地区富裕起来。这两句不仅是对西樵地区农业成就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想化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樵地区农业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南方农村经济的繁荣景象,以及人们对土地的热爱与利用之智慧。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送赵秋谷之潮州

半月五羊城,紫梅开尚浅。

何以乐新知,青尊共游衍。

良俦唯二三,美酝无沈湎。

时寻广莫野,或命岢峨艑。

古寺搜碑遗,清溪候潮转。

悠然发长啸,倏尔飞雄辩。

归来读君诗,烛下终长卷。

如有神物凭,顿使心目展。

东海与泰山,真形入裁剪。

人言之子傲,我独钦其善。

群惊叶县龙,信有蜀州犬。

性情虽各适,去取良无舛。

倘君非不狂,即我狂难免。

寒冬为此别,宿约诚须践。

昌黎驱鳄地,风教今重阐。

首路指龙川,君家旧疆畎。

怀古一沈吟,新篇会非鲜。

引领望归艎,芳郊及春饯。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答刘考功省庵

日月本同升,东西异圆缺。

此心有同然,岂必岐秦越。

之子赤帝胄,盛年列簪笏。

驷马来天南,声华振穷发。

使节暇有馀,仙舟停未发。

访我步蓬蒿,招游望溟渤。

寒梅香始飞,野寺钟初歇。

挥觞互献酬,利涉忘津筏。

自惭朽钝姿,所有空皮骨。

壮也不如人,老矣行多蹶。

何以副深期,欲赋情先竭。

煌煌金石篇,风雅相扬淈。

八水得清深,三峰同屹崒。

仍飞白兔毫,出自蛟龙窟。

贻我比琼瑶,光辉到薇蕨。

前旌已戒道,列宿还归阙。

都人咏絷驹,祖席思投辖。

宁知倦客心,一日如三月。

申章报未成,及渴泉方掘。

诚非和氏珍,敢避荆人刖。

形式: 古风

赠樊昆来太史

董狐之后无良史,千古是非成彼此。

诸葛曾蒙入寇名,涑水犹然况馀子。

缅忆当年天柱折,龙蛇起陆坤维裂。

一二孤臣川岭间,泣尽穹苍还继血。

只期不负方寸心,宁知姓氏千秋列。

与君先世有同符,异地殊功元一辙。

淩烟旧画已荒芜,返日雕戈更谁说。

君持史笔入兰台,自有鸿文纪前哲。

所嗟江左及闽滇,十六年中统三绝。

身膏草野几何人,毅魄贞魂总英杰。

非无蹈海葬波涛,亦有高栖守岩穴。

稗官野乘世有之,益部黔南事多缺。

呜呼,天地之立维三纲,斯人之死而不亡。

表往所以劝方将,大书特书吾所望,其副寄我山中藏。

形式: 古风

题把酒问天图

梦梦无醒日,高高独奈何。

酒旗天上有,醉客更应多。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