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题刘提督斌梅林咏月遗照

新愁打叠传千里。谁从驿路迢迢寄。何处问刀环。

封侯人未还。魂和残漏断。月近天涯远。

踏遍垄头云。香消纸帐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菩萨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开篇“新愁打叠传千里”,巧妙地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为可以传递的愁绪,跨越千里的距离,形象地表达了离别之苦。接着,“谁从驿路迢迢寄”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远方的思念对象,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于主人公孤独与期待的共鸣。

“何处问刀环,封侯人未还”两句,运用典故,借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担忧与期盼。刀环是古代马鞍上的装饰,常用来比喻边关将士,这里暗示着亲人可能身处边疆,战事频繁,未能归来。封侯之人未归,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希望。

“魂和残漏断,月近天涯远”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残漏象征时间的流逝,魂与残漏的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而“月近天涯远”则在视觉上形成强烈反差,月亮虽近在天边,却遥不可及,象征着主人公与亲人的距离虽近在咫尺,情感却难以触及,增加了诗歌的悲剧色彩。

最后,“踏遍垄头云,香消纸帐春”两句,以自然景象收尾,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尽管现实充满愁苦,但主人公依然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在困境中寻找到一丝温暖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深刻地揭示了离别之痛与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展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情感表达方式。

收录诗词(14)

陆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迈陂塘

对萧萧、满庭风雨,问秋秋怎无绪。

分明似带恹恹病,洗褪秋容如许。抛不去。

有万叠浓愁,都在秋心聚。频啼玉箸。

尽莲漏敲残,铜壶滴尽,犹是声声絮。

我待做,窗外芭蕉几树。好教夜夜听汝。

悲秋可也秋知道,底事浑难为主。

秋何处,只蔓草荒烟,一片寒蛩语。凄凉砧杵。

把欲断秋魂,生生熔碎,零乱成丝缕。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酹江月

今夕何夕,怅娟娟照处,风清月白。

玉宇琼楼归去后,知在蟾宫几阙。

也算曾圆,不堪重证,小历沧桑劫。

前身记否,明明镜影磨灭。

料应只合奔云,为谁系恋,莽莽尘寰窄。

未必多情长锁恨,刚好从头悟彻。

可是无缘,谁能遣此,击碎冰壶缺。

霜花窣地,任他一例埋没。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如此江山.残月

分明消尽恹恹样,堪怜一痕无主。

愁不禁秋,瘦难成影,耐得几多酸楚。前踪漫数。

已负了团圞,休言眉妩。

挨到而今,料应灵药亦无补。

前身曾做底事,累青天碧海,长伴风露。

曲绕肠回,黯拚魂断,险胜银湾遥阻。催残禁鼓。

似斜倚薰笼,夜凉凝雾。扶起零丁,有怀谁共诉。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喝火令.小春廿三为先夫子小兆祖茔,是日值余母难,抚然倚此

堕地生逢日,埋忧死别时。半奁破镜半奁诗。

还是酹君酹我、费寻思。玉殿修文早,金蝉脱壳迟。

不曾双泛紫霞卮。负了秋山,负了鬓成丝。

负了信沉青鸟,归路尚参差。

形式: 词牌: 喝火令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