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落

自剪溪茅覆小庐,半耕荒亩半看书。

藤花落枕睡初起,燕子入帘情未疏。

篱畔药苗分类种,山深蕨粉带根锄。

披蓑閒钓沧江雨,趣在投竿不在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情趣与田园风光,充满了淡泊宁静之美。

首联“自剪溪茅覆小庐,半耕荒亩半看书”,开篇即展现了一幅自给自足、读书耕田的隐居生活图景。诗人亲自剪取溪边的茅草,覆盖在自己的小屋上,既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生活的简朴。同时,耕作与阅读并重的生活方式,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与物质双重满足的理想状态。

颔联“藤花落枕睡初起,燕子入帘情未疏”,进一步描绘了日常生活的悠闲与和谐。藤花轻落,似乎为诗人的枕头添了几分自然的香气,而初醒之时,燕子飞入帘内,虽是寻常景象,却让人心生欢喜,情感并未因外界的干扰而疏远,反而更加贴近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

颈联“篱畔药苗分类种,山深蕨粉带根锄”,则转向对植物的照料与山林的探索。在篱笆旁细心种植药草,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界的尊重与利用,也暗含着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深入山林,亲手挖掘蕨类植物的根部,既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体现了劳动的乐趣与收获的喜悦。

尾联“披蓑闲钓沧江雨,趣在投竿不在鱼”,最后以垂钓沧江雨作为收束,将诗意推向高潮。披上蓑衣,在雨中悠闲地垂钓,不为获取鱼儿,而是享受那份与自然共融的宁静与乐趣。这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正是诗人理想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传统隐逸文化的深情致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找乐趣与意义的智慧。

收录诗词(2)

臧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桐川道中

向晚入桐川,迢迢思惘然。

尘沙溪口路,烟雨渡头船。

野寺明还没,村家断复连。

行囊诗卷重,何处息唫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古意

高梧下疏雨,滴沥在银床。

美人捲帘坐,金鸭自焚香。

风吹绿荷叶,望见双鸳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别

为客偏怜客,逢君又送君。

如何在行役,常是惜离群。

渺渺江头树,悠悠垄上云。

物情将别意,相与两氤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丹霞洞

溪上栽桃满洞花,洞门石壁掩丹霞。

茫茫流水空仙逝,寂寂青山自岁华。

古木垂萝还拂地,野猿生子亦成家。

乾坤巳入升平久,莫为秦人理钓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