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十三)药鱼

吾无竭泽心,何用药鱼药。

见说放溪上,点点波光恶。

食时竞夷犹,死者争纷泊。

何必重伤鱼,毒泾犹可作。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我并无竭尽水源的意图,为何还要用药物来捕鱼呢。
听说在溪流上放生,点点波光都显得残忍。
活着的鱼儿在进食时犹豫不决,而死去的鱼儿则争夺激烈。
又何必非要大量捕杀,让毒水变得更严重呢,我们可以选择其他方式。

注释

吾:我。
竭泽:竭尽水源。
心:意图。
药鱼药:药物捕鱼。
见说:听说。
放溪上:在溪流上放生。
恶:残忍。
食时:进食时。
夷犹:犹豫不决。
纷泊:争夺激烈。
重伤鱼:大量捕杀。
毒泾:毒水。
犹可作:还可以变得更严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捕鱼方式的反思与批判。"吾无竭泽心,何用药鱼药"表达了诗人内心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态度,不愿看到溪流被药物破坏。"见说放溪上,点点波光恶"则是对使用毒鱼药后的溪水现状的描述,波光在这里不再是美丽的景象,而是变得污浊、可憎。

接下来的"食时竞夷犹,死者争纷泊"揭示了人们为了捕捉鱼类,不惜使用有毒药物,导致鱼群死亡,人们却还在争夺这些已无生命的尸体。这种场景充满了对生态平衡破坏和人类贪婪短视的批判。

最后两句"何必重伤鱼,毒泾犹可作"则是诗人呼吁,既然溪水已经被药物污染,不需要再次使用有害方式捕鱼,可以寻求其他方法。这里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环境保护的关怀,以及希望人们能够采取更为温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比生态受损后的溪流与生命的尊重,传达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理念。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八)射鱼

注矢寂不动,澄潭晴转烘。

下窥见鱼乐,恍若翔在空。

惊羽决凝碧,伤鳞浮殷红。

堪将指杯术,授与太湖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六)渔梁

波际插翠筠,离离似清籞。

游鳞到溪口,入此无逃所。

斜临杨柳津,静下鸬鹚侣。

编此欲何之,终焉富春渚。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十五)笭箵

朝空笭箵去,暮实笭箵归。

归来倒却鱼,挂在幽窗扉。

但闻虾蚬气,欲生蘋藻衣。

十年佩此处,烟雨苦霏霏。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十四)舴艋

阔处只三尺,翛然足吾事。

低篷挂钓车,枯蚌盛鱼饵。

只好携桡坐,唯堪盖蓑睡。

若遣遂平生,艅艎不如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