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见山翁住翠微,空传金刹自前齐。
晓猿夜鹤休惊恐,泽雉林乌自雊啼。
客到上方思寄傲,僧携素板乞留题。
重寻黄鹄飞翔处,尽日无人为指迷。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高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心灵自在的向往。
“不见山翁住翠微,空传金刹自前齐。”这里的“山翁”指的是隐居于深山之中的高士,而“翠微”则是山中的一处幽静之地。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那位高士的敬仰和羡慕,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于那种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接下来的“晓猿夜鹤休惊恐,泽雉林乌自雊啼。”则是对山中生灵活动的描绘。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传达了一种宁静而又和谐的氛围,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连动物们也能感受到一种没有惊恐的平和生活。
“客到上方思寄傲,僧携素板乞留题。”这里,“客”指的是诗人自己,而“上方”则是山中的某一处地点。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当自己游历到那片宁静之地时,对那位高士的敬仰和思念,甚至希望能留下一些文字以资纪念。
最后,“重寻黄鹄飞翔处,尽日无人为指迷。”则是诗人在山中寻找那种高远自由的生灵,如同传说中的“黄鹄”(可能指的是仙鹤或其他神鸟),希望能找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境界。然而,“尽日无人为指迷”则表明,在这样的追求过程中,诗人也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迷茫,因为在寻找那种高远之物时,常常会感到方向不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丝孤独和迷茫感,这可能是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寻找那份理想中的宁静和自由并不容易。
不详
一入石渠署,八逢霜树寒。
任讥书尚白,不废研磨丹。
骑省愁看鬓,骚人兴佩兰。
壮年几已过,游乐谢曹桓。
腊前寒雨已为霖,一夕皑皑变暝阴。
春圃暗惊花萼早,客舟偏觉漕渠深。
都无车马尘过眼,唯有尊罍酒惬心。
共喜时和成美岁,预知氛祲不能侵。
华萼相辉采翠重,几番浓艳九春中。
根盘省闼偏含润,影拂邻墙暗逐风。
繁若百枝然宝炷,深于三入染纁红。
诸君赏咏时连属,珍重多才好事同。
闻说羌戎出塞行,征人才听泪交横。
三秋霜气先时至,万里乡心半夜惊。
子野踞床思逐弄,季长卧邬亦牵情。
阕终更想关山月,不惜新辞记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