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闻说羌戎出塞行,征人才听泪交横。
三秋霜气先时至,万里乡心半夜惊。
子野踞床思逐弄,季长卧邬亦牵情。
阕终更想关山月,不惜新辞记旧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颂的作品,名为《又和月夜理笛答晤见寄》。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
"闻说羌戎出塞行,征人才听泪交横":开篇即设定了一个边疆紧张的氛围,羌戎是古代中国西北部落的名称,他们跨越国境而来,这里象征着战争与动荡。"征人才听泪交横"则表达诗人对战乱中士兵家属的同情和哀伤。
"三秋霜气先时至,万里乡心半夜惊":秋天的寒气提前到来,让远在千里的故乡之心在深夜突然被唤醒。这两句强调了季节变化对人心情的影响,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
"子野踞床思逐弄,季长卧邬亦牵情":这里描绘了诗人在室内思考和回忆往事的情景。"子野"可能是指一个人物或自己,"踞床"则是在床上坐着,沉浸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
"阕终更想关山月,不惜新辞记旧声":诗歌接近尾声,诗人表达了他对边塞之月的无限思念,并不吝啬新的语言来记录那些熟悉而又温暖的声音。这里的"关山月"象征着边疆的寂寞与美丽,同时也是诗人故乡之情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季节和个人生活的小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争中普通百姓苦难的同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边塞诗。
不详
倦游城阙祗疏慵,偏爱君家好事风。
后院按歌声不歇,雕章得句曲方终。
欢来趋向诸缘息,醉里情怀万虑空。
谁道广文官独冷,未曾虚度一春中。
官局诚俱冷,交盟信不寒。
风霜两鬓白,冰檗一心丹。
未剖方州竹,犹熏画省兰。
北宫陪论定,应似汉丁桓。
金支烨烨映宣宫,致福诚由上德崇。
九庙灵光流自远,七明嘉种感潜通。
瑞图丹采终难状,药谱神功未易通。
更览诸公赓和句,方知汉祀曲非工。
予告西还上宠优,辉华行李照亭邮。
内朝簪橐虚严直,故国山川想旧游。
一去秋光连栈道,及归春色动皇州。
眼看景物皆清绝,定有佳章到处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