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别离

君不见青天之月,三五缺,三五满。

惟有别离愁,千秋万古何时断。

忆昨郎远行,城南柳飞絮。

迢迢出居延,匹马随都护。

今年得郎书,犹在天山戍。

黄河入大荒,白草迷归路。

夏日青无光,胡风起朝暮。

不若路旁尘,随郎马蹄去。

妾居但守节,郎去当封侯。

昔为白门燕,双栖江上楼。

今作陇头水,呜咽东西流。

时凭万里梦,夜到西梁州。

三十六部犹未灭,良人那得朝金阙。

可怜池上紫鸳鸯,白头生死不相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远别离》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担忧。开篇即以“青天之月”起兴,借月之盈亏喻指夫妻间的聚散无常,引出“别离愁”的主题。接着,诗人通过回忆丈夫远行的情景,以及收到丈夫书信后对边塞生活的想象,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忧虑。

“黄河入大荒,白草迷归路”,描绘了边塞的辽阔与荒凉,暗示了丈夫所处环境的艰苦。夏日的景色被形容为“青无光”,“胡风起朝暮”,不仅渲染了边塞的恶劣气候,也暗含了对丈夫生活条件的关切。而“不若路旁尘,随郎马蹄去”,则表达了女子对能与丈夫共度时光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无法实现这一愿望的无奈。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妾居但守节,郎去当封侯”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期待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昔为白门燕,双栖江上楼。今作陇头水,呜咽东西流。”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表达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时凭万里梦,夜到西梁州”描绘了女子在梦中与丈夫相聚的情景,体现了她对团聚的渴望。而“三十六部犹未灭,良人那得朝金阙”则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平的期盼,以及对丈夫能够平安归来、功成名就的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深刻地表现了古代女性在面对离别与等待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她们对爱情、家庭和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雪歌

昆仑火炎玉已灰,神为六叶空花开。

北风万里寒门来,一夜吹落金银台。

填埙委谷何皑皑,龙蛇僵缩虎豹哀。

洪流不作龙门雷,崆峒太白危欲摧。

将军夜出犹未回,马前一片大如杯。

山中野老居崔嵬,酌酒以匏烧芋魁。

安知银屏翠箔围白台,但歌田有百谷年无灾。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送定南宗佐四明大慈寺

伏龙罗汉无人识,万里如云倏南北。

南北山川不可穷,云去云来自无迹。

朝辞凤阙向东湖,身乘一叶秋江芦。

东湖何处更求我,白云去尽青山孤。

开楼夜看山头月,月色湖光射冰雪。

四明太白相峥嵘,天地虚空一毫发。

老夫漂泊悲蓬根,相逢已契三生魂。

人开火宅不可住,他年听法来松门。

形式: 古风

青萝山房歌

仙华之山何崭绝兮,插天万仞青相磨。

山势东来忽平地,蜿蜒不断为青萝。

萝萝隐隐如崩石,夸娥负山山为析。

欲叫轩辕向何处,千古万古空遗迹。

玉女得道登云车,凌空直上太清家。

云车不复返,落尽金茎花。

风凄凄兮又下雨,行人惨兮子规语。

山回路尽或逢花,知是青萝山人结茅宇。

山人紫府神仙客,身今六十头尚黑。

胸蟠五色天女丝,手炼五色神娲石。

丝可为君成天章,石可为君补天隙。

一朝寘之白玉堂,青萝寂寂寒无光。

何年借我白石床,卧看明月来东方。

与君酌酒歌我曲,君归早访初平羊。

形式: 古风

题火龙烹茶图

松声忽作秋涛雄,铜龙吐火鳞甲红。

黄衣中使备玉食,泉出金沙甘露浓。

春风一旗色尚活,建溪山人雨前掇。

蓬莱殿里沃焦馀,玉碗兮沽侍臣渴。

名花唤起海棠魂,细叶未数丁香根。

宫中一日歌舞散,世上千秋图画存。

开元盛事何人省,书生亦解誇双井。

空中扫叶烧破铛,闭门读书秋夜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