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

午夜空斋四悄然,清寒透骨不成眠。

秋风故揭疏帘起,正漏月华来枕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深夜寂静的书房中,四周悄然无声。
清冷的寒气穿透骨髓,使人难以入眠。

注释

午夜:深夜。
空斋:空荡的书房。
悄然:安静无声。
清寒:寒冷而清澈。
不成眠:无法入睡。
秋风:秋天的风。
故揭:故意掀动。
疏帘:稀疏的窗帘。
正漏:恰好滴落。
月华:月光。
来枕前:照到枕边。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夜寂静与孤独感怀的诗句,通过对夜晚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午夜空斋四悄然"一句,设定了一个安静到极点的深夜书房场景,其中“四悄然”形容夜晚的寂静无声,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清寒透骨不成眠"则透露出诗人虽然外在环境宁静,但内心却无法入睡,感受到一股清冷之气渗透至骨,这种清冷可能是物理上的,也可能是心理上的。这种对夜晚温度的描写,既增强了夜晚的氛围,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宁静。

"秋风故揭疏帘起"一句,通过秋风轻拂、帘幕微扬,进一步渲染了深夜的意境。秋风在这里既是自然界的动作,也可能是诗人内心的写照,这种“故”字用得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这份寂静的珍惜与留恋。

最后,“正漏月华来枕前”则是将外部环境与个人空间紧密相连。夜深时分,水晶般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枕边,这种描写不仅美化了夜晚,也映照出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享受与珍惜。

总体而言,这几句诗通过对深夜环境的刻画,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示,营造了一种超脱尘嚣、宁静致远的意境。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潮水(其二)

淋淋出海门,百里雪花喷。

坐看东归去,平沙空有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潮水(其一)

平江欲上潮,古木自萧萧。

两岸饶葭苇,寒波浸寂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厚于太古暖于春,耳目无营见道真。

果使屈原知醉趣,当年不作独醒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鹭鸶

清闲自合无忧累,白发何因更飒然。

遥望孤飞下秋水,雪花一片落晴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