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厚于太古暖于春,耳目无营见道真。
果使屈原知醉趣,当年不作独醒人。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醉酒之后的一种超然物外、豁达忘我的心境。
"厚于太古暖于春,耳目无营见道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醉酒之际,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变得更加深刻和真实。他觉得这种感觉远比古往今来的一切更为浓烈,就连春天的温暖也不及。"耳目无营见道真"则是说,在醉酒之后,诗人的感官不再受到外界干扰,他得以洞察到事物的本质。
"果使屈原知醉趣,当年不作独醒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著名的悲剧人物屈原的同情。如果屈原也能体会到醉酒的乐趣,他或许就不会成为那个时代唯一清醒的人,感受到那么深重的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设想,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态度,以及在醉酒中寻求解脱的心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同情与理解。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清闲自合无忧累,白发何因更飒然。
遥望孤飞下秋水,雪花一片落晴天。
丹阙晨趋退,萧然忘世荣。
闲斋虚自白,永日澹无营。
脱落簪缨累,沈冥丘壑情。
贪夫诚有激,千载素风清。
凤跸游汾曲,非熊得伟人。
闺台尤显重,训诰愈深淳。
论道参黄阁,横经侍紫宸。
如何天不整,志业未全伸。
钱唐江里扁舟上,别后篱花几度黄。
忧患萦心何缭绕,风光满目尽凄凉。
谁同凿落杯中酒,独系茱萸肘后囊。
可复无书道情素,云间空有雁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