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趣十二首(其八)

幽趣无人会,清闲五月中。

鱼跳荷叶绿,猿笑荔枝红。

拨竹看新月,钩帘入好风。

神仙赤松地,正恐自相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幽深的乐趣无人能理解,清静的五月里独自享受。
鱼儿跃出水面,荷叶一片翠绿;猿猴欢笑,荔枝熟透了,红艳动人。
拨开竹林欣赏新月升起,轻轻放下窗帘,让好风吹进屋内。
这里是神仙居住的赤松之地,我担心自己也会与这仙境相通。

注释

幽趣:深藏不露的乐趣。
无人会:无人能体会。
清闲:宁静悠闲。
五月:农历五月。
鱼跳:鱼儿跳跃。
荷叶绿:碧绿的荷叶。
猿笑:猿猴的笑声。
荔枝红:熟透的荔枝,颜色鲜红。
拨竹:拨开竹丛。
新月:刚刚升起的新月。
好风:宜人的微风。
神仙:传说中的仙人。
赤松地:赤松生长的地方,象征仙境。
自相通:自己也仿佛能与仙境相通。

鉴赏

这首宋诗《幽趣十二首(其八)》是郑刚中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夏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五月中旬的清闲时刻,无人能共享的幽雅之趣。

"幽趣无人会,清闲五月中",开篇点明了环境的宁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但这种清闲却也显得格外珍贵。接下来的两句"鱼跳荷叶绿,猿笑荔枝红"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池塘中鱼儿跃动于碧绿荷叶间,山中猿猴欢笑在鲜红荔枝树下的画面,富有动态美,色彩鲜明。

"拨竹看新月,钩帘入好风",诗人进一步刻画了夜晚的静谧,轻轻拨动竹竿欣赏新月,轻轻放下窗帘迎接宜人的微风,这些动作都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

最后两句"神仙赤松地,正恐自相通",诗人将自己比作神仙居所的赤松子,暗示自己仿佛与自然界的仙灵相通,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禅意。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幽趣十二首(其七)

幽趣无人会,春风自过门。

青圆梅弄子,绿隘竹生孙。

花少蜂蝶瘦,雾浓鸥鹭昏。

草寮藜藿饱,痴坐等庸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幽趣十二首(其六)

幽趣无人会,欣然自解颜。

雨来飞鸟急,沙静小鱼闲。

翠滴峰峦表,香霏草木间。

吾心久忘物,物意苦相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幽趣十二首(其五)

幽趣无人会,池塘又吐青。

云间万里客,竹下一门扃。

空翠侵书帙,飞花入草亭。

杖藜寻柏子,慢火待馀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幽趣十二首(其四)

幽趣无人会,人应为我愁。

山深云易聚,市远酒难谋。

恃力貙惊鹿,争巢鹊避鸠。

老夫春睡美,蝴蝶是庄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