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

万里长江一叶舟,客心萧索已惊秋。

乱霞影照山根寺,落日光翻水面楼。

浅浦耀金知跃鲤,前滩点雪见栖鸥。

少年壮气悲寥廓,未忍沧江下钓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广阔的长江上只有一叶小舟,旅客的心情因秋天的萧瑟而更加凄凉。
纷乱的晚霞映照着山脚下的寺庙,落日的余晖在水面上反射出楼阁的倒影。
浅水湾中金色的光芒预示着有鲤鱼跳跃,前方沙滩上白点是栖息的海鸥。
年轻的志气在辽阔的天地间感到悲凉,还不忍心就这样在苍茫的江水中垂钓。

注释

万里:形容非常遥远。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
一叶舟:比喻船只之小。
客心:旅人的内心。
萧索:冷落、凄凉。
已惊秋:已经感受到秋天的来临。
乱霞:斑斓的晚霞。
山根寺:山脚下的寺庙。
落日光:夕阳的余晖。
水面楼:倒映在水中的楼阁。
浅浦:浅水湾。
耀金:闪烁着金色光芒。
跃鲤:跳跃的鲤鱼。
栖鸥:停歇的海鸥。
少年:年轻人。
壮气:豪迈的志气。
寥廓:广阔无垠。
未忍:不忍心。
沧江:苍茫的江水。
下钓钩:垂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长江秋景图,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质朴而不失深致。

首句“万里长江一叶舟”,以一个小舟出现在无边际的长江之上,既展现了长江的辽阔,又点出了诗人孤独的心境。接着,“客心萧索已惊秋”则透露出诗人的旅途感受和对秋天的感慨,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情怀。

“乱霞影照山根寺”,通过夕阳余晖映照在山脚下的寺庙这一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紧接着,“落日光翻水面楼”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金光洒满水面和楼台的情景,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

“浅浦耀金知跃鲤”,通过浅水中鱼儿跃动的景象,传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而“前滩点雪见栖鸥”则以雪花点缀在江边小石上和隐匿其中的鸟儿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细微感受的能力。

最后,“少年壮气悲寥廓,未忍沧江下钓钩”,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轻有为,但面对广阔无垠的大自然和时光流逝,不禁感到悲从中来,对于将要离开的河流却不忍心立即投入劳作之中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大自然景象的结合,创造了一种深远而又沉郁的意境,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旅途感慨和个人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江上晚行寄介之

廉纤一雨适春閒,击剑悲歌气满颜。

消破古今惟日月,补完风雅只江山。

我因为旅成拘滞,君此安居得往还。

一夕竹窗灯烛照,论文谈易两俱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自君山还岳阳

云山深处望潇湘,岩石沈沈已夕阳。

却整舟帆凌浩渺,回看城郭似家乡。

挥戈径欲回羲驭,散发今知出吕梁。

不是浮休动归兴,对眠犹可借禅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自宝丰仓归

岳云成冻把春寒,十里崎岖倦往还。

马上朔风回系带,雪中微酒见开颜。

含黄欲坼江边柳,蘸绿相重水上山。

抛掉一官如粪壤,好随鱼舸此中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至日拜表

绛阙横霄瑞霭重,千官拜表未央宫。

琤瑽玉佩侵寒漏,缥缈炉烟压晓风。

汉历敢期随日永,尧龄共祝与天同。

贱生亦与华封祝,遥望清光斗极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