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诗(其十四)舴艋

篷棹两三事,天然相与闲。

朝随稚子去,暮唱菱歌还。

倚石迟后侣,徐桡供远山。

君看万斛载,沈溺须臾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船桨和小舟上的琐事,自然地融入悠闲时光。
早晨跟随幼子出门,傍晚唱着菱歌归来。
靠着石头等待同伴,慢慢划桨欣赏远处的山峦。
你看那满载千斛的船只,顷刻间便可能沉没。

注释

篷棹:船桨和小舟。
天然:自然地。
相与:一起。
闲:悠闲。
稚子:幼子。
去:出门。
暮:傍晚。
菱歌:唱菱歌。
倚石:靠着石头。
迟后侣:等待后面的同伴。
徐桡:慢慢划桨。
远山:远处的山。
万斛:形容装载量大,这里指满载。
沈溺:沉没。
须臾:顷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开篇“篷棹两三事,天然相与闲”写出了农夫驾船捕鱼的简单工具和他们对自然环境的顺应与融合,展现了一个宁静无为的景象。“朝随稚子去,暮唱菱歌还”则表达了一种与世无争、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倚石迟后侣,徐桡供远山”描绘了诗人在河岸边倚着石头,悠闲地观察着水中的鱼群,手中慢慢转动着渔具,目光投向远处的山峦。这样的画面充满了宁静与沉思。

最后,“君看万斛载,沈溺须臾间”则是对听者的一种提醒,让他们观察到,即使是大量的鱼群,在一瞬间也可能被捕捉,这不仅是在说渔具的巧妙,更隐喻了世事无常,万物易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渔夫的日常生活和他们对自然的融合与利用,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哲学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607)

陆龟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字:鲁望
  • 籍贯:江湖散
  • 生卒年:?~公元881年

相关古诗词

萤诗

肖翘虽振羽,戚促尽疑冰。

风助流还急,烟遮点渐凝。

不须轻列宿,才可拟孤灯。

莫倚隋家事,曾烦下诏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袭美以公斋小宴见招因代书寄之

早云才破漏春阳,野客晨兴喜又忙。

自与酌量煎药水,别教安置晒书床。

依方酿酒愁迟去,借样裁巾怕索将。

唯待数般幽事了,不妨还入少年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袭美以巨鱼之半见分因以酬谢

谁与春江上信鱼,可怜霜刃截来初。

鳞隳似撤骚人屋,腹断疑伤远客书。

避网几跳山影破,逆风曾蹙浪花虚。

今朝最是家童喜,免泥荒畦掇野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袭美以纱巾见惠继以雅音因次韵酬谢

薄如蝉翅背斜阳,不称春前赠?郎。

初觉顶寒生远吹,预忧头白透新霜。

堪窥水槛澄波影,好拂花墙亚蕊香。

知有芙蓉留自戴,欲峨烟雾访黄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