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怀辰州教授赵学舟

一点白鸥何处去,半江潮落沙虚。

淡黄柳上月痕初。遐观情悄悄,凝想步徐徐。

每一相思千里梦,十年有此相疏。

休休寄雁问何如。如何休寄雁,难写绝交书。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炎的《临江仙·怀辰州教授赵学舟》。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词人深沉的相思之情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一点白鸥何处去,半江潮落沙虚。”开篇即以一只白鸥的远去引发无限遐想,半江潮水带走了岸边的细沙,这不仅描绘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淡黄柳上月痕初。”词人的视线转移到淡黄色的柳树上,月光洒落,投下了初见的月痕。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景色,也通过“月痕”这种意象,表达了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哀伤的情感。

“遐观情悄悄,凝想步徐徐。”词人在远眺中沉浸于深情,而他的脚步也变得缓慢和沉重。这两句诗,通过对视觉和动作的刻画,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是一种无声的情感宣泄。

“每一相思千里梦,十年有此相疏。”这里,“每一相思”表达了一种频繁而深切的情感体验,而“十年有此相疏”则意味着尽管时间长久,但这种情感依旧如初。这两句诗,以一种淡淡的忧伤,诉说了词人对于友人的怀念和渴望。

最后,“休休寄雁问何如。如何休寄雁,难写绝交书。”在这里,词人通过“休休”这个字眼,表达了一种停顿和叹息。他想象着要将自己的情感托付给飞鸿,但又觉得这是多么困难,因为对于友人的思念,是无法简单划分为绝交的。

这首《临江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友情和相思之情。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

野色一桥分。活水流云直到门。

落叶堆篱从不扫,开尊。醉里教儿诵楚文。

隔断马蹄痕。商鼎熏花独自闻。

吟思更添清绝处,黄昏。月白枝寒雪满村。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忆春

歌扇锦连枝。问著东风已不知。

怪底楼前多种柳,相思。那叶浑如旧样眉。

醉里眼都迷。遮莫东墙带笑窥。

行到寻常游冶处,慵归。只道看花似向时。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为处梅作

风月似孤山。千树斜横水一环。

天与清香心独领,怡颜。冰雪中间屋数间。

庭户隔尘寰。自有云封底用关。

却笑桃源深处隐,跻攀。引得渔翁见不难。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杜陵醉归手卷

晴野事春游。老去寻诗苦未休。

一似浣花溪上路,清幽。烟草纤纤水自流。

何处偶迟留。犹未忘情是酒筹。

童子策驴人已醉,知不。醉里眉攒万国愁。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