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嗟予少也贱,到老尚无功。
方寸浮名外,流年两鬓中。
对镜犹惭愧,图写若为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师中创作的,名为《客有写真者见予因以三诗赠之(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轻时没有成就、到老还未取得功业的感慨和自责。
“嗟予少也贱”两字开篇,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青春时期缺乏成就的哀叹。这里的“少”指的是年轻时期,“贱”则意味着不被重视或无所作为。
接着“到老尚无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自责心理,到了晚年仍然没有取得任何值得称道的成就。这种无奈和失望的情感,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痛楚。
“方寸浮名外,流年两鬓中”这两句则是对时间流逝和个人境遇的一种描绘。“方寸”指的是头顶的那块地方,这里用来比喻虚名或是荣誉。而“浮名”意味着这些荣誉并非来自实质的成就,而是一种外在的装饰。同时,“流年两鬓中”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两鬓斑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对镜犹惭愧,图写若为容”最后两句通过镜子的比喻,表达了诗人面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时所感到的羞愧之情。这里的“图写”可能是指画像,也可以理解为记录或留念。而“若为容”则是在强调,无论是画面还是文字记录,都是为了保存一份外在的美好,而内心深处依旧充满了自责和不甘。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回顾和反思,表现出诗人对于自身价值未被实现的深刻感慨。
不详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
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于山。
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
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
过江缘磴寻溪垠,隐然绝壁天开门。
传云此处昔龙隐,阴岩凛凛犹疑存。
风云已与时变会,苔藓尚迹初潜痕。
嗟余出处不自重,过事轻发难为神。
乱峰凝碧□□□,曾有神龙此□□。
□□已兴甘泽去,高岩□葛□云端。
远宦良多感,新来更可悲。
春随斗柄动,人自海边归。
仆马疲劳甚,郊原雨水时。
经旬不得信,凭槛又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