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念奴娇(其七)

海天秋老,夜凄清、坐对香温金鸭。

听得寒蝉声断续,一似离歌相答。

鸿雁初来,骅骝欲去,永夜烧红蜡。

不须别酒,有时亦呷一呷。

丈夫南北东西,何天不可,鸣剑雄开匣。

岂特东湖徐孺子,下得陈蕃之榻。

黄叶声乾,碧莲香减,枕上凉萧飒。

出门一笑,四方风起云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秋天的海边和天空显得苍老,夜晚格外寂静,我独自坐着,享受着温暖的香炉散发出的金色火焰。
寒蝉的叫声断断续续,仿佛在回应着离别的歌曲。
大雁刚刚飞来,骏马似乎也要离去,长夜里只有红烛燃烧的火光。
无需额外的告别酒,偶尔也会小酌一口。
男人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志向,都能像拔剑一样展现雄心壮志。
不只是东湖的徐孺子,每个人都有可能得到像陈蕃那样的赏识。
黄叶的声音干燥,莲花的香气减弱,床头的凉意让人感到萧瑟。
走出门外,一笑之间,四方风云变幻,如同应和我的心情。

注释

金鸭:香炉。
寒蝉:秋天的蝉。
鸿雁:大雁。
骅骝:骏马。
鸣剑:拔剑展示决心。
徐孺子:指有才德的人。
陈蕃之榻:指得到赏识的位置。
黄叶声乾:形容落叶声干枯。
碧莲:绿色的莲花。
凉萧飒:清凉且带有萧瑟之意。

鉴赏

这首宋词《酹江月/念奴娇》(其七)是葛长庚所作,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寂静与深沉情感。"海天秋老,夜凄清",开篇即以海天相连的秋夜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坐对香温金鸭",通过暖香和金鸭烘托出词人独坐的孤寂,但又不失雅致。

"听得寒蝉声断续,一似离歌相答",寒蝉的叫声如同离别的歌曲相互应和,增添了离愁别绪。接下来,词人借"鸿雁初来,骅骝欲去"表达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暗示自己即将远行。"永夜烧红蜡",则描绘了深夜里烛光摇曳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感伤。

"不须别酒,有时亦呷一呷",词人说无需过多的离别酒,偶尔浅酌即可,流露出豪放洒脱的一面。"丈夫南北东西,何天不可",展现出词人的壮志豪情,无论身在何处,都有凌云壮志。

"岂特东湖徐孺子,下得陈蕃之榻",引用典故,表示自己也有如徐孺子那样,期待得到贤者的赏识和接纳。"黄叶声乾,碧莲香减,枕上凉萧飒",以自然景象寓言人生况味,表达岁月更迭的感慨。

最后,词人以"出门一笑,四方风起云合"收尾,寓意自己胸怀壮志,即使面临离别,也能笑对人生,期待风云际会,实现自己的抱负。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离别的感伤,又有豪迈的气概,展现了葛长庚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34)

葛长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世称紫清先生。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 籍贯: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酹江月/念奴娇.冬至与胡胎仙

因看斗柄,运周天、顿悟神仙妙诀。

一点真阳生坎位,点却离宫之缺。

造物无声,水中起火,妙在虚危穴。

今年冬至,梅花依旧凝雪。

先圣此日闭关,不通来往,皆为群生设。

物物□含生育意,正在子初亥末。

自古乾坤,这些离坎,日日无休歇。

如今识破,金乌飞入蟾窟。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其九)春日

桃花开尽,正溪南溪北,春风春雨。

寒食清明都过了,愁杀一声杜宇。

醉跨蹇驴,踏翻芳草,满满斟鹦鹉。

游仙梦觉,不知身在何处。

因甚青鸟不来,一年春事,拈指都如许。

人在白云流水外,多少莺啼燕语。

遣兴成诗,烹茶解酒,日落蔷薇坞。

玉龙嘶断,乱鸦惊起无数。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念奴娇(其三)

当初误触,紫微君、谪下神霄玉府。

醉后骑龙吹铁笛,酒醒不知何处。

绛阙寥寥,红尘扰扰,老泪滂如雨。

人间天上,桑田沧海如许。

遥想十二楼前,琪花开已遍,鸾歌鹤舞。

梦到三天还又落,愁听空中箫鼓。

独倚阑干,笑拈花片,细写思归字。

东风还会,为伊吹上天去。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蝶恋花(其二)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谁家去。

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

白马青衫无定据。好底林泉,信脚随缘寓。

拼却此生心已许。一川风月聊为主。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