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少如君早息机,冰霜为骨羽为衣。
虎溪何可无修静,辽海依然见令威。
几看桑田添野梦,频炊白石疗僧饥。
他时许共骑黄鹄,好向浮山顶上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而内敛的修炼者,以冰霜为骨,羽翼为衣,象征其高洁与超凡脱俗。虎溪与辽海的场景转换,展现了其修行的广泛与深远,同时也暗示了其过去与现在身份的转变,如同古代仙人令威一般。诗人通过“几看桑田添野梦”和“频炊白石疗僧饥”,表达了对苗炼师修行生活的关注与赞美,以及对其未来能与黄鹄一同飞翔于浮山顶上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超然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和理想化的追求。
不详
苦留短发近如何,无地堪容挂绿蓑。
山月楼台愁梦断,江花儿女悔情多。
幸存料自修文冢,愤死凭谁弃草坡。
天外故人心未改,西风斜雨念残荷。
岭海于今信有渠,寂寥扬子病相如。
国人已恐歌黄鸟,诗卷曾无寄白鱼。
马革纵能饶瘦骨,鹿门何处隐柴车。
他年得返皈龙洞,惟索穷愁旧著书。
廿年作客白门秋,辛苦还家短发留。
半壁又虚惟裂眦,匝天何处可埋头。
文章自合随身老,贫贱除非到死休。
绝塞忽思酬唱地,西湖有月大如瓯。
除却妻儿书一束,黄沙长揖去飘然。
赀粮只在云山里,肝胆全倾水月边。
回首几人成白骨,入关半步即青天。
愁心岂独伤离别,不得从君鸡犬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