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落日登高诗》,是南北朝时期王僧孺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以及对人间世态的感慨。
首句“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舍。”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动作与心情,表达了对远方景色的深深迷恋和不舍。接着,“东北指青门,西南见白社。”两句通过具体方位的描述,展现了诗人视野之广阔,同时也暗示了不同地域的生活状态。
“轸轸河梁上,纷纷渭桥下。”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繁忙景象,河梁上的忙碌与渭桥下的热闹形成对比,生动地展现了人间的纷扰与喧嚣。紧接着,“争利亦争名,驱车复驱马。”两句直抒胸臆,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时的急切与奔波,充满了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与批判。
最后,“宁访蓬蒿人,谁怜寂寞者。”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隐居者和孤独者的关注与同情,与前文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社会现象的洞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