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咏二疏

仕宦如饮酒,酒半当辞去。

环坐式号呼,宁复有佳趣。

二疏昔在汉,抗志黄鹄举。

天子重元寮,储君惜贤傅。

蜚遁竟超然,叹息动行路。

便便夸毗子,登陇左右顾。

进慕钟鼎膻,退邀朋党誉。

白首缨华簪,此岂真急务。

陶公弃五斗,千载符风素。

高车感倾覆,旷语发深悟。

伊余老匹夫,无复羁绁虑。

富贵倘不免,斯理久昭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饮酒为喻,形象地阐述了对仕途的看法。开篇“仕宦如饮酒,酒半当辞去”,将官场生涯比作饮酒,半杯时即应离开,暗示了对官场的清醒认识与适时抽身的态度。接着通过“环坐式号呼,宁复有佳趣”表达了官场中人声鼎沸、喧嚣浮躁的景象,与真正的乐趣相去甚远。

“二疏昔在汉,抗志黄鹄举”提到古代的二疏(指西汉时期的疏广、疏受父子),他们高洁的志向如同黄鹄般高飞,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和远大的理想。接下来“天子重元寮,储君惜贤傅”则描绘了朝廷对他们的重视与器重,进一步强调了二疏的德才兼备。

“蜚遁竟超然,叹息动行路”描述了二疏最终选择隐退,这一举动让过路的人都为之感叹。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二疏行为的敬佩,也暗含了对官场现实的无奈与反思。

“便便夸毗子,登陇左右顾”讽刺了那些在官场中阿谀奉承、左右逢源的人,他们追求的是物质的享受和他人的赞誉,而非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进慕钟鼎膻,退邀朋党誉”则揭示了官场中人对于权力和地位的渴望,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离不开与同僚之间的利益交换与相互利用。

“白首缨华簪,此岂真急务”表达了对那些终其一生追求官位、荣誉,却忽视了真正生活意义的人的质疑。这里“白首”象征着年华老去,“缨华簪”则是官服上的装饰,意味着对权力的执着追求。

“陶公弃五斗,千载符风素”引用了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赞扬了陶渊明坚守自我、不屈从权势的精神,与前文形成对比,凸显了对真性情与高洁品质的推崇。

“高车感倾覆,旷语发深悟”可能是指对历史或现实中的某些事件的感慨,以及从中获得的深刻领悟,强调了对人生价值和道德准则的思考。

最后“伊余老匹夫,无复羁绁虑”表明了诗人自己作为一位老者,不再被官场束缚,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富贵倘不免,斯理久昭著”则总结了对人生追求的思考,即使面对富贵,也应遵循正确的道理和原则,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现象的描绘与反思,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真性情和正确价值观的追求与赞美,同时也对官场的虚伪与功利进行了批判。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咏荆轲

六国本蚩蚩,弱姬而为嬴。

前锋指督亢,太子呼荆卿。

雪泣视日影,戴头入咸京。

金注岂再掷,不待彼客行。

秦强资盗马,楚霸用绝缨。

取士以度外,能屈四海英。

忆昨燕市上,剑歌有雄声。

狗屠与渐离,皆足托死生。

拈掇苦不广,自致匕鬯惊。

丹诚昧大计,轲亦负虚名。

客中有此奇,寄在何门庭。

早进黄金台,当值数十城。

在燕非一昔,临发乃经营。

岂惟剑术疏,好谋不好成。

千秋博浪椎,一击非凡情。

形式: 古风

和癸卯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毛义非通人,意与当世绝。

抚兹劬劳愿,衡门未能闭。

寄食漂母餐,养高袁安雪。

进退欲如何,终然抱孤洁。

今朝讲肆开,俎豆为尔设。

跹跹媚学子,游戏亦可悦。

所愿遵周行,前修有芳烈。

既撷三春华,仍存贯霜节。

吾衰甚矣夫,丘园将牧拙。

不见同人爻,语默本无别。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和荅庞参军

养真衡茅,我读我书。瑶珠玉璇,斐然清娱。

岂无雅曲,骇彼爰居。子非侯芭,载酒我庐。

子有群从,维席之珍。穆穆醇酒,不可疏亲。

草木同臭,矧伊哲人。一室邈然,天涯比邻。

嘉运遘会,抚情孜孜。天阍既开,将子谒之。

策尔名骥,陈我佹诗。嗟老羞卑,亦匪我思。

缓子旬日,终当离分。子遄行矣,谢戚招欣。

屹屹燕台,亭亭吴云。岂必风翮,嘉声遥闻。

八音绸缪,黄钟独鸣。枭卢先得,陋彼撩零。

祈祈国胄,集于上京。鹊起争高,龙盘靡宁。

陶陶朱夏,飒来雄风。六翮既齐,在盈宜冲。

抗手一揖,鼓琴三终。爰赠爰处,各敬乃躬。

形式: 四言诗

和读山海经(其一)

今日昼景清,雨翻蕉叶疏。

真气一回薄,虚白生我庐。

缅怀千载人,㖟记得奇书。

中苞仙五品,傍载鬼一车。

华阳有高隐,灵笔动记疏。

开帙再三叹,我岂火宅俱。

愿学张激子,闯然遇山图。

慧业有先后,精诚或相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