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六首(其六)

栽竹复栽花,居然处士家。

有田供白饭,无句咏青霞。

春雨浮邻瓮,秋船系树槎。

渔樵相见熟,来听读《南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马祖常在竹林花丛中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首句“栽竹复栽花”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与雅致,竹与花并植,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的自然与高洁的生活态度。

“居然处士家”一句,以“处士”这一古代隐士的称谓,暗示了诗人远离尘嚣、不问世事的生活选择,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肯定和向往。

“有田供白饭”描述了诗人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田地里种植的粮食足以满足日常所需,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和自然馈赠的珍惜。

“无句咏青霞”则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不拘泥于世俗的追求,即使面对美丽的自然风光,也不以文句去刻意描绘,而是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接下来的“春雨浮邻瓮,秋船系树槎”,通过季节性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和谐。春雨滋润,秋水泛舟,这些场景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最后,“渔樵相见熟,来听读《南华》”一句,描绘了与周围邻居的和谐关系,以及诗人对道家经典《南华经》的热爱。这不仅体现了他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也表明了他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与自我修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马祖常在竹林花间过着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简单、自然、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北行

山转疑无路,溪深似有云。

衣裳沾沆瀣,鞍马入氤氲。

岩树花凝画,崖藤蔓驻曛。

佛宫金币币,帐屋锦文文。

尘坌车争出,霞舒骑乱分。

烟中听犬吠,天畔见人耘。

草檄期诛泚,歌诗拟吊蕡。

家家收枣栗,处处种榆枌。

枕有仙人记,琴无山鬼闻。

时巡劳圣主,灵会召神君。

泉脉流钗股,松身镂缬纹。

团团留象迹,矗矗立驼群。

龙虎盘南石,貔貅镇北军。

井盐仍皛皛,马酒亦醺醺。

越贡珠玑错,夷琛翠羽纷。

弓旌徵隐逸,斧钺赐功勋。

俗已多羊酪,民还贱豕豮。

雨馀雷菌长,秋入地椒芬。

井邑联山海,仓箱溢陇汾。

白鹰随雪雁,黄鼠掘田鼢。

太祖初飞御,中原正溺焚。

剑光明塞道,箭影落冥氛。圣嗣开元极,天声震大?。

辕门方纳禹,国镜又收员。

降主来衔璧,奔君自束缊。

只今修栒簴,何但去䡝轒。

公子衣缝掖,王妃曳练裙。

期绵尧历祚,物阜舜风薰。

学士工谟训,成均载典坟。

小臣难颂德,祇合采书芸。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送同年赵继清尹安陆

席帽文场里,于今十七年。

白须俱满镜,墨绶独行田。

鹈翼知吾刺,鸾栖觉汝贤。

高才多晚达,未可叹迍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石田山居八首(其一)

甲子人愁雨,河田麦已丹。

岁凶捐瘠众,天远祷祠难。

贾客还沽酒,王孙自饱餐。

更怜黧面黑,征戍出桑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石田山居八首(其二)

积雨衣裳湿,愁人是麦田。

泥将深没马,雾欲堕飞鸢。

爨火劳薪尽,家居老屋穿。

墙根杂蛙蚓,拟买系篱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