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思怀在云阙,泊素守中林。
出处虽殊迹,明月两知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沣上对月寄孔谏议》。从这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怀念之情和超然的生活态度。
“思怀在云阙”,这里的“云阙”指的是高远的云端,或者是山脉连绵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自己的思念,如同云朵一般飘渺无边,无法触及。这一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氛围,充满了对远方某人的深情怀念。
“泊素守中林”,“泊素”意味着纯洁无染,而“守中林”则是说停留在森林之中。这里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保持本真自我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强调,即便是在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中,也要坚守自己的本色和原则。
“出处虽殊迹”,这一句表明尽管自己与所思念之人的外部环境不同(出处),但内心的轨迹(殊迹)却是相通的。这里强调了内心世界的共鸣,尽管外界条件有差异,但在精神层面上可以找到共同之处。
“明月两知心”,这一句则是通过明月来传达诗人与所思念之人的心灵沟通。在古代文化中,明月往往象征着清洁、纯净和超脱,同时也是思念的象征。这里,“明月”成了诗人与远方亲友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他们的心灵在同一轮明月下相互理解和感应。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深切的情感,以及对保持自我本色的坚持。这种情感与生活态度的表达,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不详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芳园知夕燕,西郊已独还。
谁言不同赏,俱是醉花间。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
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
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
满城怜傲吏,终日赋新诗。
请报淮阴客,春帆浪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