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

剑外天常漏,江南雨亦多。

阴云连晦朔,潦水接江河。

漫说禾生耳,还闻麦化蛾。

凭谁问元宰,调燮意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久雨》由明代诗人秦夔所作,描绘了长时间降雨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诗中以“剑外天常漏,江南雨亦多”开篇,将雨水频繁的形象比作天漏,生动地展现了雨水之多。接着,“阴云连晦朔,潦水接江河”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雨季的景象,阴云笼罩,使得日月晦暗不明,积水汇聚,与江河相连,形象地描绘出雨后积水成灾的情景。

“漫说禾生耳,还闻麦化蛾”则从农作物的角度出发,表达了长时间的雨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禾苗生长受阻,麦子也因潮湿而发生虫害。最后,“凭谁问元宰,调燮意如何”一句,诗人借问天地间的主宰者,表达了对自然现象背后调控之道的思考,以及对当前雨季状况的忧虑和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自然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3)

秦夔(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山小隐

茅屋住山丘,丘中事事幽。

茶香和雨摘,果熟带霜收。

石镜当窗见,山泉隔幔流。

何时谢轩冕,来伴竹林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登南昌宿东湖口

落日豫章城,归帆第几程。

草中南浦色,树里北禽声。

旅宿依津处,邮签报客名。

东湖不可渡,风雨坐天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弋阳雨晴

暑伏秋先至,天阴日易低。

沙痕平草树,雨脚见虹霓。

席坐摊书满,船更听鼓齐。

葛溪三百里,川路隔东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过玉山

扁舟随所适,兹地复跻攀。

雨久未妨旱,路穷方见山。

断桥人独去,高屿鸟孤还。

东望临安郡,潺湲一水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