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久雨》由明代诗人秦夔所作,描绘了长时间降雨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诗中以“剑外天常漏,江南雨亦多”开篇,将雨水频繁的形象比作天漏,生动地展现了雨水之多。接着,“阴云连晦朔,潦水接江河”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雨季的景象,阴云笼罩,使得日月晦暗不明,积水汇聚,与江河相连,形象地描绘出雨后积水成灾的情景。
“漫说禾生耳,还闻麦化蛾”则从农作物的角度出发,表达了长时间的雨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禾苗生长受阻,麦子也因潮湿而发生虫害。最后,“凭谁问元宰,调燮意如何”一句,诗人借问天地间的主宰者,表达了对自然现象背后调控之道的思考,以及对当前雨季状况的忧虑和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自然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