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令节逢烟雨,园亭但掩关。
佳人宿妆薄,芳树綵绳闲。
归思偏消酒,春寒为近山。
花枝不可见,别恨灞陵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春日雨中的凄清情怀。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寂寞与离愁。
"令节逢烟雨,园亭但掩关。" 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境:在轻柔的春雨中,美好的时光遭遇了阴霾,园中的亭台被关闭起来,这不仅是对外界景色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封闭与孤独。
"佳人宿妆薄,芳树綵绳闲。" 这两句则转向了室内生活的情形,"佳人"可能指的是诗人的爱人或是理想中的美好人物,这里用"宿妆薄"来形容她的打扮轻淡,不事张扬,而"芳树綵绳闲"则继续描写园中景色,"綵绳"一词传达出一种细腻而悠长的意象,可能是指春日里花枝间细细的丝线,或许暗喻着诗人心中的情思缠绵。
"归思偏消酒,春寒为近山。" 这两句表露了诗人的归家之念与对酒的依赖。在春天的寒冷中,他选择饮酒来缓解内心的寂寞和归乡的渴望,但这种方法显得有些无奈。
"花枝不可见,别恨灞陵间。" 最后两句则是对景物的进一步描写,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变化。"花枝不可见"可能是因为雨雾缭绕,使得花枝变得模糊不清,而"别恨灞陵间"则指的是因别离而生的哀伤之情,这里的"灞陵"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某个特定地点,或许代表着他与所爱之人的分离之地。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雨中的自然景物和室内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寂寞的情感,是一首典型的表达个人情怀的小品诗。
不详
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蝉噪城沟水,芙蓉忽已繁。
红花迷越艳,芳意过湘沅。
湛露宜清暑,披香正满轩。
朝朝秖自赏,秾李亦何言。
起来林上月,潇洒故人情。
铃阁人何事,莲塘晓独行。
衣沾竹露爽,茶对石泉清。
鼓吹前贤薄,群蛙试一鸣。
郡阁山斜对,风烟隔短墙。
清池如写月,珍树尽凌霜。
行乐知无闷,加餐颇自强。
心期空岁晚,鱼意久相忘。
柏寝闭何时,瑶华自满枝。
天清凝积素,风暖动芬丝。
留步苍苔暗,停觞白日迟。
因吟茂陵草,幽赏待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