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谒陆蒙者老大夫观著述之富戏用蒙老新体作(其一)

丈人意何长,纵目文史足。

琅然五行落,洞视不再读。

作书兼远奘,众妙探玄竺。

时时歌四始,笑捧五经腹。

高堂发新稿,重复罗签轴。

观之类窥管,讽味得膏馥。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长学者陆蒙者在西安的居所中,其书房藏书丰富,种类繁多,犹如窥管般深邃,让人沉醉其中。陆老先生对文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深入的研究,他的书房中排列着各式各样的书籍和签轴,仿佛是知识的海洋。他时而吟诵《诗经》的四始之篇,时而翻阅五经,其学识渊博,令人敬佩。诗中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陆老先生在学术上的追求与成就,以及他对知识的热爱与执着。整首诗以戏谑的口吻,表达了对陆老先生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学问的热忱与追求。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西安谒陆蒙者老大夫观著述之富戏用蒙老新体作(其二)

白头书生黑头翁,长安时花幽涧松。

远飞近啄虽异志,天命厚薄无雌雄。

钩深采博燥喉吻,守此一亩蓬蒿宫。

杜门不出交二仲,木阴涧曲遥相通。

紫囊贝叶资艺苑,款关一见踰三冬。

亭亭漫吏多所历,乾死书萤心似漆。

王门宾阁不留行,赭颜趼足搜泉石。

茅檐正欲结云根,竹叶榴花荐馀沥。

当从元亮赋言归,木茹麻衣永投笔。

形式: 古风

昨夕风月顿清独坐中庭夜分不寐翛然四顾寂无人声如在尘外作诗一首以写一时之适

邻家双井桐,下有羃翠庭。

晚来微风过,已复含秋声。

归舍对环堵,筠窗亦泠泠。

月轮正行空,洗光自东溟。

常星为失色,肯与纤云并。

廓如净琉璃,中有玉鉴明。

太虚本无滓,心目固自清。

浩然天壤间,洞视万古情。

形式: 古风

数日春物甚丽坐阅岁华偶成古句

东皇驾苍龙,超忽了八区。

清明风从冰轮际,转入厚地潜嘘嚅。

周行无间寂无迹,但见动植咸照苏。

赩如醇醪入花骨,冻块一一成丰腴。

花光照空日色醉,天宇荡滉青莲敷。

烂霞涨渌万堆雪,剪刻不用施铅朱。

铜丸昼漏五十刻,衔烛缓辔经天衢。

游人正与春物竞,汲汲磨蚁同驰驱。

固知一气共舒惨,机关默动非人须。

孰居无事主张是,绣黼万象归无馀。

青黄赤白岂有意,应见略似摩尼珠。

区中代谢未有极,故自有物无荣枯。

形式: 古风

陈君学正草堂成提点大夫梅十五丈有诗且蒙借示见邀同作谨次原韵因以叙怀

行藏固殊涂,臭味非一族。

或峨冠攫金,或被褐怀玉。

持身凛冰渊,或洞洞属属。

和光略畦町,或落落碌碌。

或来仪帝庭,或去隐王屋。

堆豗肉生髀,驰骛趼重足。

或委馀膏粱,或不厌杞菊。

或翚飞千柱,采错煖金绿。

或蜗盘四壁,分光待邻烛。

要之皆幻寄,眇矣太仓粟。

明冥默乘除,塞马更祸福。

陈公作茅斋,足以媚幽独。

苟全真易成,知足定不辱。

有门昼常关,何必在岩谷。

向来万金堂,奔走九州牧。

一朝巢自焚,始悔突不曲。

何如东郭舍,椽柱随把束。

翛然已忘世,肯叹硕人轴。

我今客吴门,饥卧谢仆仆。

年来寄蓬茨,慕此高让俗。

室中了无藏,鼠窃屡驱逐。

衰怀百念冷,对境无可欲。

穷通如四序,损益正三复。

衡门可栖迟,薄酒等醽醁。

吾闻老聃言,为腹不为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