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湾西去一带山田

新耕入乱峰,豺虎留不得。

菽麦未全收,山田纷五色。

老农贪地利,垂死竭筋力。

登高呼亚旅,裹粮若游食。

剪辟穷其巅,近天犹未息。

朝来雨膏足,播种任滋殖。

阡陌小区分,居然成典则。

倦归卧茅屋,仰视开胸臆。

旧日眼中山,相看那复识。

冈陵自嘲笑,怀宝招残贼。

面目全失真,徒劳金翠饰。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乱山中耕作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对土地的热爱与执着。首句“新耕入乱峰,豺虎留不得”描绘了农民在险峻的山峰间辛勤耕作的场景,即使凶猛的豺虎也无法阻止他们的劳作。接着,“菽麦未全收,山田纷五色”描述了山田里五彩斑斓的作物,还未完全收获,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老农贪地利,垂死竭筋力”表达了老农们对土地的热爱,即使年老体衰也竭尽全力耕作。“登高呼亚旅,裹粮若游食”描绘了老农们在山上劳作时的艰辛,他们需要携带食物,仿佛是四处游荡的食客。接下来,“剪辟穷其巅,近天犹未息”表现了农民们不畏艰难,努力开辟山巅的田地,直至接近天空。

“朝来雨膏足,播种任滋殖”写出了雨后的田地肥沃,农民们可以自由播种,期待着丰收。“阡陌小区分,居然成典则”描述了田间的道路和划分,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规则或传统。

“倦归卧茅屋,仰视开胸臆”表现了农民劳作一天后回到简陋的茅屋休息,抬头望向天空,内心充满感慨。“旧日眼中山,相看那复识”表达了对山川变化的感慨,曾经熟悉的山峦如今已面目全非。“冈陵自嘲笑,怀宝招残贼”则是对自然环境被破坏的讽刺,山中的宝藏反而引来残暴的盗贼。“面目全失真,徒劳金翠饰”最后点明了主题,尽管山川表面装饰华丽,但内在的真实面貌已被破坏,徒劳无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在艰苦环境中对土地的热爱与坚持,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环境被破坏的社会现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凤县豆积山崖上有张果祠

山骨累层阶,破碎各盈尺。

界断众峰青,丹赭纷然积。

巍峨敞画屏,俯瞰嘉陵白。

半崖簇楼观,知是仙灵宅。

孤根戴短亭,杰阁逗危石。

窗棂粲可数,照眼乱金碧。

时有飞云来,亭亭如远客。

美人爱淡妆,岂必弃芳泽。

何年李将军,留此小斧劈。

形式: 古风

凤县得妇书

十样鸾笺百斛愁,拈毫涴泪写蝇头。

销魂犹怨春明柳,那识归人已凤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登凤岭绝顶俯看云气同亥白兄作

朝发凤州郭,浓阴蔽千里。

陟岭攀危梯,渐入层云里。

隔手瀰漫不辨人,肩舆飘渺凌虚起。

炎炎五月惊隆冬,苦将俗骨追仙踪。

拟从世外招黄鹄,只恐眉间过白龙。

披云突出如披絮,碧空影净开清曙。

高低转眼变隐晴,回首尘寰渺何处。

人境迷离太不经,来时鸟路愁冥冥。

剑铓争割柔难分,吁嗟束手穷五丁。

林壑无根欲浮动,蓊然侧耳闻风霆。

却似金焦南望海波涌,岛屿错杂微露尖山青。

遥峰环拥满岩缺,欲覆神鳌气蓬勃。

仄映晨晖四照清,一堆晴雪真明瑟。

翻怜下界雷雨黑,妄指精灵疑出没。

闭门犹耸电光圆,那识征人在天阙。

形式: 古风

心红峡

万绿拥孤峡,春归花自妍。

日斜苔壁冷,云重石桥偏。

一水净无暑,敷峰青可怜。

蛮烟飞不到,合是此山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