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堡

簇簇青山隐戍楼,暂时登眺使人愁。

西风画角孤城晓,落日晴沙万里秋。

甲士解鞍休战马,农儿持券买耕牛。

回思未筑边墙日,曾得清平似此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孤山堡》由明代诗人杨一清所作,通过对孤山堡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与深沉的历史感。

首句“簇簇青山隐戍楼”,以群山环绕、隐匿着戍楼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戍楼的存在暗示了边防的重要性,同时也预示着战争的可能。接下来,“暂时登眺使人愁”一句,直接点明了观景者的情感状态,登高远眺虽能欣赏到壮丽的景色,却也引发了对边关战事的忧虑和愁绪。

“西风画角孤城晓,落日晴沙万里秋。”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自然景观与时间的流转。西风吹拂,画角声声,晨光初照下的孤城显得格外寂寥;夕阳西下,晴朗的沙地上铺展着无垠的秋色,画面既壮阔又苍凉。这样的景象不仅美得令人心醉,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甲士解鞍休战马,农儿持券买耕牛。”这两句转而描绘了边塞人民的生活情景。士兵们卸下盔甲,放下战马,暂时放下战争的紧张,展现出一种难得的安宁与和谐;农夫们手持券书,购买耕牛,准备开始新的农耕生活。这一对比,既体现了边塞生活的复杂性,也反映了和平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最后,“回思未筑边墙日,曾得清平似此不?”诗人通过反问,表达了对过去和平时期的怀念与向往。在没有筑起边墙之前,这片土地是否也曾有过如同今日这般宁静祥和的日子?这个问题不仅触及了历史的记忆,也引发了对当下与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魅力与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深度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62)

杨一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连云栈

鸡头关下石杈牙,傍险凭高此驻车。

一水萦纡通汉沔,万峰回合控褒斜。

云中板阁烧难绝,谷口筼筜翠欲遮。

蜀道秦关俱莫论,于今四海正为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郊

向来尘虑已真抛,一卧经年始出郊。

天下华阳称八洞,人间福地是三茅。

病求仙术聊充饵,老爱云松愿结巢。

梦觉迷途自兹始,北山猿鹤谩相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西湖

重向西湖续旧游,望中山色与云浮。

平桥隔水双溪合,古寺连空万木稠。

醉后纳凉时枕石,兴来寻句或临流。

幽栖彷佛江南□,秪欠渔翁一叶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西山杂咏(其一)

十里长堤一掌平,野田溪草正纵横。

青山远映秋云薄,红树疏含夕照明。

细荇牵风浮不定,落花随水去无声。

幽人合是忘机者,传语沙鸥莫浪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