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饶埔钜寇次督府百川张公韵二首(其二)

十万貔貅引月弓,一时巢穴散炎风。

潮阳鼓角连天沸,岭外云雷动地雄。

铜柱标来兵几在,昆仑追去计犹穷。

两旬玉镜归明主,应是中兴第一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的壮阔场景与胜利的辉煌。开篇“十万貔貅引月弓”,以“貔貅”象征军队之众多与勇猛,形象地展现了大军出征时的壮观景象,弓箭如月,暗示着夜袭或月光下的隐蔽行动,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充满力量的氛围。

接着,“一时巢穴散炎风”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敌人的据点比作“巢穴”,“炎风”则象征着敌人的气焰与威胁。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军队迅速而彻底地摧毁敌人据点的情景,如同清风扫过,不留痕迹,显示出胜利者的自信与强大。

“潮阳鼓角连天沸,岭外云雷动地雄”两句,进一步渲染战场的激烈与紧张气氛。潮阳的鼓声和号角声震天响,仿佛整个天空都在沸腾;远处的云层中传来雷鸣般的战鼓声,地面似乎也在震动,这不仅表现了战争的规模宏大,也体现了士兵们的英勇无畏。

“铜柱标来兵几在,昆仑追去计犹穷”两句,通过“铜柱”这一历史遗迹的引用,暗示了战争的持续时间与艰苦性。即使在追击敌军的过程中,士兵们也始终保持着警惕,策略不断,显示了对胜利的坚定追求。

最后,“两旬玉镜归明主,应是中兴第一功”总结了这场战役的重要意义。在二十天的时间里,军队成功地将胜利的光辉带回君主身边,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国家复兴的关键一步,预示着即将迎来新的繁荣与昌盛。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壮丽,同时也表达了对胜利者的赞美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999)

黄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立春日世祏祠祭后小憩蓝县丞来谓蔡察院疏予道学已而邸报至有礼乐接乎周孔道学绍乎朱程诚为圣代真儒等语非予所敢当也赋此以自笑

春祠燕息竹亭东,生态相随趣不穷。

草色远连丹壑外,花光微入翠帘中。

一声到枕闻皋鹤,千里传书见塞鸿。

浅浅野塘供钓艇,源源新水受和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玄览台登望喜晴用前韵

尘环车马去遥遥,惟有春台倚泬寥。

沂水咏归重与点,浮云功业小看尧。

林花受日红尤丽,野水连山翠未彫。

风雨几番寒食里,杖藜今喜步层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闻近有跃舞歌呼自谓寻乐者因再用韵(其一)

谁将鲲化说逍遥,从此蛙声遍阒寥。

曹魏可怜曾舜禹,李唐何事亦神尧。

汪汪易见涓流积,磊磊难同美玉彫。

闻说有人狂起舞,泥涂终不近云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闻近有跃舞歌呼自谓寻乐者因再用韵(其二)

道心于我本非遥,合一真传久寂寥。

茂叔每从颜学孔,咎繇曾致舜为尧。

源泉混混须前进,松柏苍苍见后彫。

此日登台遥引望,鸢飞应自在云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