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大安寺阁

岧峣飞阁耸晴空,此过层梯第几重。

四野风烟笼胜地,半天金碧护真容。

浮图逼槛抽双笋,埤堄排云矗万峰。

数刻飘然霄汉上,直疑超界脱尘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大安寺阁时所见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首句“岧峣飞阁耸晴空”,以“岧峣”形容阁楼之高峻,与“飞阁”相呼应,形象地描绘出大安寺阁凌空而立的姿态,仿佛要与天际相接。次句“此过层梯第几重”,通过层层叠叠的阶梯,暗示攀登过程的艰难与漫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追求高远的精神。

接着,“四野风烟笼胜地,半天金碧护真容”,将视线从高阁拉回四周景色,四野的风烟笼罩着这片圣地,而半空中金碧辉煌的色彩则守护着庄严的佛像,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又神秘的氛围。

“浮图逼槛抽双笋,埤堄排云矗万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阁楼周围的景致。高耸的佛塔仿佛要触及栏杆,而排列的云层中矗立着千山万峰,既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壮观,也寓意着佛法的深远与广大。

最后,“数刻飘然霄汉上,直疑超界脱尘踪”,表达了诗人登高后的感受。在短暂的时间内,仿佛已飘然于天际,远离尘世的束缚,达到了精神上的超脱与自由。这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纯净的境界,是古代文人理想化的追求,也是他们面对现实压力时的一种精神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九日赏菊

春英无不惜开迟,秋菊常怀素景悲。

惯负晚霜甘索寞,忽逢先闰促离披。

欲移庭槛嫌伤早,拟泛宾罍未入时。

自是寒花当守分,一违佳节速人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壬子九月七日会大安寺

萧辰禅宇展疏筵,才去登高二日前。

欲识先期成雅会,要闻清论接英贤。

何须白发喧歌板,自有黄花送酒船。

危阁半空同倚槛,一般重九寂寥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壬子重九

菊有黄花气候移,重阳香萼已乾枝。

金铃后坼孤芳在,玉液轻浮一醉宜。

烟渚去来鸿自适,霜丛飞绕蝶何知。

风前客帽从吹落,且伴山翁倒接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赵资政再尹西蜀

坤维求尹此难才,重倚真贤出上怀。

一去棠阴歌蔽芾,再来人乐似乖崖。

新承纶綍从天别,旧过山川作画排。

莫候使星临益分,郎回符采正三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