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其十二)

台湾西向俯汪洋,东望层峦千里长。

一片平沙皆沃土,谁为长虑教耕桑。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的地理风貌与农耕景象,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首句“台湾西向俯汪洋”,以开阔的视角展现了台湾岛面向海洋的壮丽景色,汪洋大海与岛屿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台湾独特的地理位置。接着,“东望层峦千里长”则转向描述台湾岛内部的山峦连绵不绝,展现出其丰富的自然景观。

“一片平沙皆沃土”一句,诗人将目光投向台湾的土地,赞美这片土地肥沃,适宜耕作。这里的“平沙”指的是平坦的沙地,经过整治后成为肥沃的农田,预示着台湾农业发展的潜力和前景。最后,“谁为长虑教耕桑”表达了对那些长期考虑并指导农业生产的人们的敬意,强调了智慧与经验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台湾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对土地的热爱与对农业发展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台湾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50)

郁永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鹿耳门即事(其一)

征帆摇曳海无波,回首沧桑一掷梭。

前后三从此地入,安危几度险中过。

顽民革面干戈戢,诸将承恩节钺多。

独有书生仍故我,白头杖策待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鹿耳门即事(其二)

东港由来各一天,兴朝覆载独无偏。

地袤南北二千里,人乐耕渔四十年。

习染渐浇争靡丽,民风尚力杂机权。

当时载笔空愁思,满目烟花正斗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鹿耳门即事(其三)

地震民讹桐不华,处堂燕雀自喧哗。

无端半夜风尘起,几处平明旌旆遮。

牧竖横篙穿赤甲,将军战血漫黄沙。

传闻最是游公壮,登岸漂然不顾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鹿耳门即事(其四)

万顷洪涛沙线潆,参差竹树亦干城。

非关群盗全无策,漫说元戎有胜兵。

风自西来知顺逆,船从浅入任纵横。

潮头顷刻高寻丈,天佑皇图孰与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