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侃所作,名为《府治辟镇越堂得坡翁诗石于草棘间》。诗中以“功名蚊成雷,文华珠媚川”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功名与文采的宏大与璀璨,如同雷鸣般的功名和珍珠般闪耀的文华。接下来,“作意每中辍,要当付自然”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与文采追求过程中的挫折与无奈,强调了顺其自然的重要性。
“谁知蝇头表,不似诗句传”,这两句转折,指出世人往往忽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而真正的价值往往体现在那些被忽视的地方,正如诗句的价值并不在于其表面的微小。最后,“鉴湖生光彩,坡翁真谪仙”将话题引向苏轼(坡翁),赞美他如同谪仙一般,即使在草木丛生之地也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强调了苏轼诗歌的不朽与光彩。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对功名与文采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苏轼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体现了诗人对文学价值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