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适非我期,幽觏亦云丽。
长峦亘邑曲,青亩循溪汭。
英英岩桂秀,翙翙云禽逝。
览物有馀赏,攸止每留系。
临官敦素履,颇亦志弘济。
崇卑讵足较,贤者安所际。
揆道良已畅,提挈视终惠。
拯物方在兹,谁果乃遗世。
不详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秋鳦逝安托,乃在海中沚。
薄游得所遣,岂必青云士。
直道难为容,谁哉誓终始。
志士贱怵迫,旷然凌万祀。
狂言戏万乘,邪途岂贞轨。
渭川猎非熊,白首安可俟。
虎变大贤造,凤衰君子耻。
守道安处末,干禄尔非鄙。
玉蟾光九土,时复有缺蚀。
君看行天龙,亦作寒湫蛰。
一屈复一伸,达人具天德。
凤食乃琅玕,岂受䲭鸢嚇。
骊颔明珠光,相将慎出入。
执戟二十载,岂求他人识。
我道在寥廓,好之恐不力。
赠君杜蘅草,庶见君子色。
驱车西川道,幽胜一何偏。
江源下裔徼,峡势蹴高天。
我游形神适,宛宛飞云仙。
鸣琴答山水,志兴良可宣。
岁晏思故交,道拙怀高贤。
君从九霄居,阿阁华景悬。
养素回沕穆,陈力扶危颠。
十载隔山海,宿心念鹓鸾。
讵惜鱼锦字,慰此蹉跎年。
山行日易黑,况复连阴霏。
徒役困泥坂,夜火亦已微。
旅亭何萧索,供张以夙戒。
入门木叶下,秋虫响庭外。
偃息宵分中,霜露欺枕席。
何异彼兕虎,草旷率尔集。
乡梦长夜剧,悠悠渡江海。
故山千万重,忽复迷所在。
梦迷不自知,相思无已时。
衡阳雁过久,不见玉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