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舶商不入古盐沟,疏凿才争土一抔。
未说兴圩灌田事,且还歌吹旧扬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扬州杂咏七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扬州盐沟地区的变化,昔日繁忙的舶商不再进入,取而代之的是人们为了兴修水利,开凿沟渠,争夺每一捧泥土以灌溉农田。诗人并未详述具体的灌溉工程,而是通过“灌田事”暗示了当地新的经济活动。他暂时将对新气象的关注转向了对旧扬州繁华景象的怀念,借歌吹声来寄托对昔日扬州的感慨。整首诗寓含了历史变迁与地方发展的主题,展现出诗人对扬州古今风貌的对比和思考。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杨徐僭盗雄图炽,高吕陵夷霸气阑。
犹有昆冈作龙虎,千秋原庙奉衣冠。
龙兴寺里青云干,后土祠中白雪葩。
五百年间城郭改,空留鸭脚伴琼花。
皂荚村南三里许,春江不隔一程遥。
双堤斗起如牛角,知是隋家万里桥。
蜀冈茶味图经说,不贡春芽向十年。
未惜青青藏马鬣,可能辜负大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