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乌鹊无声夜向阑,空庭插竹巧谁看。
长生殿里金钗暖,百子池边五缕寒。
梦破清风吹雨脚,醉馀新月上林端。
閒来不辨论时节,剩喜秋花共夕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七夕亚之置酒再用前韵》,通过对七夕夜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首句“乌鹊无声夜向阑”,以乌鹊的静默无声渲染出深夜的寂静,暗示着牛郎织女相会的时刻即将过去。次句“空庭插竹巧谁看”,庭院中孤零零地插着竹子,似乎无人欣赏,寓言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寥。
“长生殿里金钗暖,百子池边五缕寒”两句,通过想象长生殿中的温馨(可能暗指宫廷爱情)与百子池边的冷清(可能象征着世事变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的感慨。
“梦破清风吹雨脚,醉馀新月上林端”描绘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清风夹杂着雨滴,新月挂于林梢,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这可能是诗人借以抒发内心的失落与期待。
最后两句“閒来不辨论时节,剩喜秋花共夕餐”,诗人闲暇时已无心关注时令变换,只愿在秋花盛开的夜晚,独自享用这简单的晚餐,流露出一种淡泊和超然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
不详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茱萸满把半青红,强拟登临少客同。
碧树池塘秋色里,黄花时节雨声中。
官閒觅句能消日,酒薄看山尚怯风。
高李故人今健否,一樽怀古意无穷。
行人脚底不生尘,绝壁仙凡路已分。
一水奔腾崖覆雪,九峰罗立岫填云。
谪仙才大三千首,国老谋深十万军。
莫对青山叹华发,丹砂未就又论文。
十日春晴未放梅,篮舆端为看山来。
路寻绝壑空流水,寺倚苍岩只废台。
处士尚馀三亩宅,野僧合买万松栽。
故知佳兴难为败,上尽西峰眼界开。
鼙鼓初归塞上师,京江酒美胜年时。
春来逆旅真无事,身到名山合有诗。
石底于菟穷作穴,泉间科斗闹成池。
荒寒景色君休问,后日应怀此客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