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郎中见戏二首(其二)

我击藤床君唱歌,明年六十奈君何。

醉颠只要装风景,莫向人前自洗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我敲打着藤编的床榻,你在那里轻声歌唱。
到了明年我们都六十岁了,又该拿你怎么办呢?

注释

我:诗人自己。
击:敲打。
藤床:用藤条编织的床。
君:对方,可能指朋友或爱人。
唱歌:低声唱歌。
明年:即将到来的一年。
六十:古时六十岁为花甲之年。
奈君何:对你的未来感到无奈或感慨。
醉颠:喝醉后放纵不羁。
装风景:假装欣赏周围的景色,借酒浇愁。
莫:不要。
向人前:在他人面前。
自洗磨:自我反省或揭露自己的内心。

鉴赏

此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幽默诙谐与自在不羁的情怀。首句“我击藤床君唱歌”,以对话形式展开,设定了一幅诗人与友人共赏戏剧的场景,既表现了诗人生活中的乐趣,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

“明年六十奈君何”一句,表面上是对朋友年龄的询问,实则含蓄地流露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可能暗示了诗人自己对于岁月的思考。

接下来的“醉颠只要装风景”一句,则描绘出诗人醉酒后只愿沉浸在自然之美中,抛却世俗羁绊,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放纵。这里的“风景”,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美景,也可能是指戏剧中的艺术享受。

最后,“莫向人前自洗磨”一句,更深化了诗人的这种态度。他不愿在他人面前展现自己的修养或才华,反而倾向于保持一种低调和内敛。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也映射出当时文人间的某种文化风气。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戏剧生活片段的描绘,展现了苏轼特有的文学个性和他对人生、艺术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司马君实独乐园

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

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

花香袭杖履,竹色侵杯斝。

樽酒乐馀春,棋局消长夏。

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

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

虽云与众乐,中有独乐者。

才全德不形,所贵知我寡。

先生独何事,四海望陶冶。

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

持此欲安归,造物不我舍。

名声逐吾辈,此病天所赭。

抚掌笑先生,年来效瘖哑。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

高田生黄埃,下田生苍耳。

苍耳亦已无,更问麦有几。

蛟龙睡足亦解惭,二麦枯时雨如洗。

不知雨从何处来,但闻吕梁百步声如雷。

试上城南望城北,际天菽粟青成堆。

饥火烧肠作牛吼,不知待得秋成否?

半年不雨坐龙慵,共怨天公不怨龙。

今朝一雨聊自赎,龙神社鬼各言功。

无功日盗太仓谷,嗟我与龙同此责。

劝农使者不汝容,因君作诗先自劾。

形式: 古风

次韵子由与颜长道同游百步洪,相地筑亭种柳

平明坐衙不暖席,归来闭阁闲终日。

卧闻客至倒屣迎,两眼蒙笼馀睡色。

城东泗水步可到,路转河洪翻雪白。

安得青丝络骏马,蹙踏飞波柳阴下。

奋身三丈两蹄间,振鬣长鸣声自乾。

少年狂兴久已谢,但忆嘉陵绕剑关。

剑关大道车方轨,君自不去归何难。

山中故人应大笑,筑室种柳何时还。

形式: 古风

与梁先、舒焕泛舟,得临酿字,二首(其一)

彭城古战国,孤客倦登临。

汴泗交流处,清潭百丈深。

故人轻千里,茧足来相寻。

何以娱嘉客,潭水洗君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