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大爆花

元夜灯方撤,灵神鹤驾回。

登坛三捷鼓,平地一声雷。

花爆从天降,金吾彻夜开。

祯祥原有兆,好事自然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热闹非凡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与吉祥寓意。

首句“元夜灯方撤”,点明了时间背景——元宵节夜晚,灯火刚刚熄灭,暗示着节日的结束与宁静的转换。接着,“灵神鹤驾回”一句,以神话般的想象,将节日的氛围提升至超凡脱俗的境界,鹤驾回返象征着节日的圆满与神圣。

“登坛三捷鼓,平地一声雷”运用了对比手法,前句描述了在特定场合(如庙会或祭祀)中击鼓庆祝的场景,后句则以“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而来的惊喜或重大事件,两者共同营造出节日中既有传统仪式的庄重,又有意外之喜的兴奋。

“花爆从天降,金吾彻夜开”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欢乐与繁华。花爆,即烟花,从天而降,不仅增加了视觉上的震撼,也寓意着吉祥与祝福。金吾,古代官名,此处借指负责维护秩序的官员,彻夜开启,意味着整个夜晚都充满了欢庆与自由。

最后,“祯祥原有兆,好事自然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坚信。祯祥,吉祥的预兆;原,本有的;兆,迹象。这句话既是对过去节日盛况的赞美,也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成功捕捉了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精髓,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30)

张嗣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字:效忠
  • 籍贯:清远

相关古诗词

癸亥出行

跨马出郊坰,雕鞍向穗城。

只披烟雾去,会见暖风生。

射策心犹壮,弯弓眼复明。

请缨如有路,海峤自澄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春日同何子观林元美饮谢宗吉崇雅斋共赋隔沼桃花

春到园林媚,芳菲遍草亭。

酒依池畔酌,香入案头馨。

沼隔桃花艳,杯衔竹叶青。

一枝含露折,移插小银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古砚

古砚传千载,英山石更奇。

水流鸲鹆眼,质润鸊鹈脂。

藏自焚书日,出逢布露时。

右军挥兔笔,应勒岘山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盟鸥

星汉乘槎客,移尊画舫开。

江山随处得,鸥鸟傍筵来。

人与物无忤,诗从酒里裁。

忘机堪自适,池上共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