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永叔家白鹦鹉杂言

交翠衿,刷羽。性安驯,善言语。

金笼爱,养妇女,是为陇山之鹦鹉。

有白其类,毛冠角举。

圆舌柔音世竞许,方尾鹘身食稻稰。

白鹄之白是其常,越群超众由天与。

胡人望气海上来,献于公所奇公才。

公持大笔写万物,惊葩萼,如春雷。

方夸玉兔未咏此,依约似畏常娥猜。

坐无祢正平,胡为使我作赋其间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赋永叔家白鹦鹉杂言》,通过对永叔家白鹦鹉的描绘,展现了其美丽的羽毛、温顺的性格和出色的模仿能力。诗人以“交翠衿,刷羽”起笔,形象地刻画了鹦鹉的外貌,接着赞美其“性安驯,善言语”,暗示其聪明伶俐。白鹦鹉被养在华丽的金笼中,如同贵妇人的宠物,象征着陇山鹦鹉的独特地位。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白鹦鹉的特殊特征,如白色的毛色、角状的冠羽以及圆润的鸣声,这些都让它在同类中脱颖而出。它像白鹄一样洁白无瑕,超群出众,这种特质被认为是上天赋予的。当胡人以其奇异的气质献给公卿时,公卿惊叹其才华,用大笔描绘世间万物,其文采如同春雷般惊人。

然而,诗人也暗示了白鹦鹉的才华并未得到充分的赞赏,因为“方夸玉兔未咏此”,意指人们还未充分欣赏它的诗歌才能。最后,诗人感慨没有像祢衡那样的人物来评价这只鹦鹉,表达了对白鹦鹉才华被忽视的惋惜,同时也暗含了对自己未能公正评价的自嘲。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丰富的比喻,赞扬了白鹦鹉的美丽和才智,同时也流露出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赋石昌言家五题(其一)括苍石屏

括苍黄石屏,树如浓墨写。

根深称条叶,生意绝萧洒。

或闻造物手,立异先真假。

指是龟溲摹,能同自然者。

天下莫复言,物亦逢知寡。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赋石昌言家五题(其二)白石寒树屏

名画不复生,古魂埋地底。

技能无所发,骋巧崭岩里。

纤纤扫苍林,坡岸分迤逦。

近可笔发窥,远若风霾起。

遂令众画师,一点不可毁。

我今会石家,饮酒酒复美。

虽不见绿珠,见此差可喜。

愁逢暴谑人,渍墨书不已。

形式: 古风

赋石昌言家五题(其三)白鹘屏事于景仁

双睛射空眼角耸,筋爪入节韝绦垂。

翅排霜刀毛缀甲,雪色愁突秋云披。

当时始得不知价,朝发海东夕九嶷。

世为奇俊玩不足,夺质移神归画师。

而今推尚深堂上,燕雀屏绝宁来窥。

画师黄荃出西蜀,成都范君能具知。

范云荃笔不取次,自养鹰鹯观所宜。

毰毛植立各有态,剜奇剔怪乃肯为。

寻常饲鹰多捕鼠,捕鼠往往驱其儿。

其儿长大好飞走,其孙卖鼠迭又衰。

范君语此亦有味,欲戒近习无他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赋石昌言家五题(其五)蜀虎图

谁谓虎可缚,缚之自有术。

孙生画此系在石,拿绳人立尾垂屈。

坠身怒力欲脱时,顾眄生狞神气出。

江南包氏为最精,毛质虽真猛难匹。

蜀人不敢道知微,知微名重非今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