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东门行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

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秋木,行子心肠断。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座,忧人不解颜。

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形式: 古风

翻译

受伤的鸟儿害怕听到琴弦的响声,疲惫的旅人厌恶离别的声音。
离别的歌声斩断了旅客的情思,送行的仆从也都哭泣起来。
泪水涟涟使得心情彻底断绝,即将离去又再次告别。
一时的不了解已让人难受,更何况是在异乡的离别。
遥远的旅途车马行进,白日的时光渐渐消逝。
居家的人关上房门休息,远行的人在夜晚吃饭。
野外的风摇动着秋天的树木,行路之人的心如刀割般痛楚。
吃着梅子总是感到酸涩,穿着葛衣常常觉得寒冷。
尽管音乐充满了座席,但忧愁的人脸上没有笑容。
想高歌来自我安慰,却反而引起了更多的哀愁。

注释

伤禽:受伤的鸟儿。
恶弦惊:害怕琴弦的声音。
倦客:疲惫的旅人。
恶离声:讨厌离别的声响。
离声:离别的歌声。
断客情:打断了旅客的情感。
宾御:送行的仆从。
涕零:流泪。
涕零心断绝:泪水不断,心如断绝。
将去复还诀:即将离开又反复告别。
一息不相知:短时间内不了解对方。
何况异乡别:更别说在异乡分别。
遥遥征驾远:长途旅行很远。
杳杳白日晚:白天的时间慢慢过去。
居人:居家的人。
掩闺卧:关门休息。
行子:远行的人。
夜中饭:夜晚时吃饭。
野风:野外的风。
秋木:秋天的树木。
行子心肠断:行者心中极度痛苦。
食梅:吃梅子。
常苦酸:总是感觉酸涩。
衣葛:穿着葛衣。
常苦寒:经常感到寒冷。
丝竹:音乐。
徒满座:只是充满座位。
忧人:忧愁的人。
不解颜:无法展露笑颜。
长歌:高声歌唱。
欲自慰:想要自我安慰。
弥起长恨端:却更加引起长久的遗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哀愁。"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表达了对远行的畏惧和对别离的声音的厌恶,通过"伤禽"比喻心中的忧伤,"恶弦"则是对音乐美好但却引起离愁的反感。诗人将这种情感延伸到"倦客",表明长时间的旅途已经让人感到疲惫不堪。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进一步描绘了别离时的情感断裂和难以承受的痛苦。这里的"涕"字用来形容泪水涟涟,表达了一种无法遏制的悲伤。

诗中随后几句"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野风吹秋木,行子心肠断"则是对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的描写。通过"居人"和"行子"的对比,强调了家乡安稳与旅途不安的差异。而"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更深化了这种对比,表达出旅人的不适与艰难。

接着"丝竹徒满座,忧人不解颜"则是诗人在感慨于音乐和宴席虽丰盛却无法抚慰心中的忧愁。最后"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表达了诗人通过长歌来安慰自己内心的愿望,但这种努力反而使得悲伤更深。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哀愁和离别之情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更表达了人在异乡对家乡的渴望,以及那种无法摆脱的深沉悲伤。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代东武吟

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

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

始随张校尉,召募到河源。

后逐李轻车,追虏穷塞垣。

密途亘万里,宁岁犹七奔。

肌力尽鞍甲,心思历凉温。

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

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

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

昔如韝上鹰,今似槛中猿。

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

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

愿垂晋主惠,不愧田子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代出自蓟北门行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徵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代北风凉行

北风凉。雨雪雱。京洛女儿多严妆。

遥艳帷中自悲伤。沉吟不语若有忘。

问君何行何当归。苦使妾坐自伤悲。虑年至。

虑颜衰。情易复。恨难追。

形式: 乐府曲辞

代白头吟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人情贱恩旧,世议逐衰兴。

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

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

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陵。

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

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

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

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