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西岩寺周边环境的清幽与宁静。首句“涧行屈曲似乘槎”以“乘槎”这一典故,形象地描绘了水流蜿蜒曲折,仿佛船只在水上航行的情景,展现出水道的蜿蜒之美。次句“流水漂裙乱晓霞”则通过“流水”与“晓霞”的结合,展现了清晨时分,流水轻轻荡漾,将晨曦的霞光映照在水面,形成一幅流动的、色彩斑斓的画面。
接着,“紫翠堆中访萧寺”一句,点明了游览的目的地——西岩寺,同时通过“紫翠堆”这一富有层次感的描写,表现了周围山色的丰富与美丽,为寺庙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的气息。最后,“隔溪烟树两三家”则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溪流对岸,烟雾缭绕的树木间隐约可见两三户人家,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和谐自然的生活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道、霞光、山色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