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生南还因寄江乡游好

蓟北秋高起夕峰,送君南去楚云重。

市中五斗新丰酒,醉后三年长乐钟。

耕陇未须悲燕雀,涉江何处采芙蓉。

寄言旧日飧霞侣,曾否天台访赤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宗臣所作的《送陈生南还因寄江乡游好》。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南归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蓟北秋高起夕峰,送君南去楚云重”以蓟北的秋景为背景,渲染出送别的氛围。秋天的山峰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峻,而友人即将踏上南行之路,如同被厚重的楚地云雾所笼罩,表达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担忧和不舍之情。

颔联“市中五斗新丰酒,醉后三年长乐钟”运用典故,以新丰酒和长乐钟来象征友情的深厚与长久。新丰酒代表了相聚时的欢愉,长乐钟则寓意着友谊的永恒,即使分别多年,这份情谊也不会消逝。

颈联“耕陇未须悲燕雀,涉江何处采芙蓉”转而表达对友人的鼓励与期待。耕田之人不必为燕雀(比喻平凡之人)的处境感到悲哀,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追求。同时,涉江寻觅芙蓉(象征美好的事物或理想),寓意友人南行的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保持乐观和追求美好的心态。

尾联“寄言旧日飧霞侣,曾否天台访赤松”是对友人的直接寄语,希望他们能像过去一样,结伴而行,共同追寻心中的理想与自由,比如传说中的天台山访求仙人赤松子,象征着对友情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送李虞部之杭州

一尊晨散帝城游,万里江云拥去舟。

楚国芳荃难汝别,蓟门朝雨为谁留。

万家熢燧胡缨夕,八月蒹葭海戌秋。

使者无须频北顾,浮云何处不堪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旅怀二首(其一)

远塞风高暮角哀,浮云终日去燕台。

百年骏骨逢时晚,十月鸿书隔岁来。

锦水即从巫峡出,青山定向剑门开。

独伤人事多留滞,万里停云日几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旅怀二首(其二)

客计年来尚卜居,楚江渔父意何如。

茂陵肺病长卿赋,汉帝心知贾谊书。

天地一身惟报主,烽烟双眼正愁予。

秋风万里吹南国,丛桂花开满故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陆长庚

天涯一自失论文,岂有同心不忆君。

孤客逢秋悲蓟草,尺书经岁阻江云。

清时易别烟霞路,明月难随鹿豕群。

便欲投簪沧海去,兵戈消息不堪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