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王尚书泛舟莲池

莲塘移画舸,泛泛日华清。

水暖鱼频跃,烟秋雁早鸣。

舞疑回雪态,歌转遏云声。

客散山公醉,风高月满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莲花塘中移动画船,漂浮着享受着清澈的日光。
水温暖鱼儿频繁跳跃,秋雾中雁群早早鸣叫。
舞姿如同雪花回旋轻盈,歌声美妙得仿佛能阻止行云。
宾客散去山公已醉,秋风劲爽月光洒满城。

注释

莲塘:种满莲花的池塘。
画舸:装饰华美的船。
泛泛:漂浮的样子。
日华清:阳光清澈明媚。
水暖:水温变暖。
鱼频跃:鱼儿频繁跳出水面。
烟秋:秋日的雾气。
雁早鸣:大雁提早鸣叫。
舞:舞蹈。
回雪态:形容舞姿轻盈如同雪花回旋。
歌:歌唱。
遏云声:形容歌声美妙,能阻止云彩流动。
客散:宾客散去。
山公醉:指宴会上的主人或诗人自己酒醉的状态,山公代指好酒之人。
风高:秋风强劲。
月满城:月光充盈整个城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莲塘移画舸,泛泛日华清"表达了诗人乘坐画舟在荷塘中游弋的情景,那里阳光明媚,水质清澈。"水暖鱼频跃,烟秋雁早鸣"则展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界,水温适宜使得鱼儿活跃地跳跃,而远处传来了秋天大雁的叫声,这些都是生命力与季节更迭的象征。

"舞疑回雪态,歌转遏云声"中的“舞”和“歌”很可能指的是诗人或其伴侣在舟中所进行的艺术享受。他们的舞姿仿佛轻盈如同飘落的雪花,而歌声则被云雾缠绕,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最后两句"客散山公醉,风高月满城"描写了宴席结束,宾客散去,只有诗人与山公(可能指某位隐逸之士)留下沉浸于酒意之中。夜风吹过,月亮如水般洒满整个城池,这种境界既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融入,也反映了他们超脱尘世的高远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场舟行宴饮的美好时光,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之美、自然之美以及艺术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陪郑史君泛舟晚归

南郭望归处,郡楼高卷帘。

平桥低皂盖,曲岸转彤襜。

江晚笙歌促,山晴鼓角严。

羊公莫先醉,清晓月纤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宴二首(其一)

陪汎芳池醉北楼,水花繁艳照膺舟。

亭台阴合树初昼,弦管韵高山欲秋。

皆贺虢岩终选傅,自伤燕谷未逢邹。

昔时恩遇今能否,一尉沧洲已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宴二首(其二)

江上西来共鸟飞,剪荷浮汎似轻肥。

王珣作簿公曾喜,刘表为邦客尽依。

云外轩窗通早景,风前箫鼓送残晖。

宛陵行乐金陵住,遥对家山未忆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陪越中使院诸公镜波馆饯明台裴郑二使君

倾幕来华馆,淹留二使君。

舞移清夜月,歌断碧空云。

海郡楼台接,江船剑戟分。

明时自骞翥,无复叹离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