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其九)

短蓑榜轻舟,时过野僧舍。

长衫挂数珠,亦入法华社。

平生无拣择,生死均早夜。

馀年犹几何,久已付造化。

常嫌乐天佞,却肯退之骂。

君看佛骨表,自是无生话。

形式: 古风

翻译

穿着短蓑,驾着小舟漂泊,偶尔经过荒野僧人的住所。
身披长袍,手数念珠,他也加入了佛法修行的团体。
我一生无所选择,无论是生是死都视为日夜交替般寻常。
剩下的岁月还有多少,早已交付给自然的安排。
我常常厌恶白乐天的谄媚,却能接受韩愈的指责。
你看那佛骨表露的信仰,本身就是对无生之说的诠释。

注释

短蓑:简陋的蓑衣。
僧舍:僧人住处。
长衫:长袍。
数珠:念佛用的念珠。
拣择:选择。
均:同等对待。
馀年:剩余的岁月。
造化:自然。
乐天:白乐天。
佞:谄媚。
退之:韩愈。
佛骨表:指韩愈反对佛骨进宫之事。
无生话:无生之说,佛教中关于生死轮回的教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着小舟,身披简陋蓑衣,偶尔拜访山中僧舍的情景。他穿着长衫,手持念珠,仿佛融入了佛法修行的团体。诗人强调自己一生不作选择,对待生死如日夜更替般自然,意识到生命的有限,已经将余生交付给自然的安排。

他对白居易的乐观态度有所保留,认为其过于逢迎,而对于韩愈敢于直言的批评则表示认同。最后,诗人以佛骨表为例,表达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认为真正的佛法并不追求世俗的快乐,而是指向超越生死的无生之道。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陆游在晚年对于人生哲理的沉思,以及对佛教思想的接纳与反思,展现出其独特的秋日情怀和古人的深沉意蕴。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其五)

遇酒幸一醉,遇饭幸一饱。

或遇空无时,岂复有他巧。

乡邻哀其穷,叩户馈糜麨。

欣然出舍傍,菘韭青落爪。

饥羸曾未起,吟讽已稍稍。

袖手北窗前,枯肠困搜搅。

形式: 古风

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其三)

雨滴大梧叶,风转孤蓬窠。

秋色固凄怆,二物感人多。

日月行黄道,倏过如飞梭。

大计百年间,贵贱俱销磨。

东家及西舍,更代哭与歌。

若无杯中物,如此摇落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其四)

身如行脚僧,放包即为家。

家如道边店,萧然寄天涯。

居室如小舟,风扉橹讴哑。

坐傍陈琴书,庭下栽杂花。

俭陋虽可笑,在我则已奢。

何以善吾生,念念思无邪。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其一)

皇天本无心,万物各有时。

飞鸿何预人,南翔每如期。

仰看霜露坠,俯观草木衰。

英英篱下菊,秀色独满枝。

岂无一樽酒,相与斟酌之。

耋老天所佚,行歌复何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