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人谈遗事

曾侍骊山清道尘,六师讲武小平津。

云髦大纛星辰动,天策中权虎豹陈。

一自羽书飞紫塞,长教钲鼓恨黄巾。

孤臣流涕青门外,徒使田横客笑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所作的《与友人谈遗事》。诗中描绘了历史上的军事场景和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

首联“曾侍骊山清道尘,六师讲武小平津”,以“骊山”、“六师”、“讲武”等词勾勒出古代军事训练的宏大场面,暗示了历史上的战争与军事活动。这里的“清道尘”可能暗指清理战场,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氛围。

颔联“云髦大纛星辰动,天策中权虎豹陈”,进一步描绘了军队的威严与气势。“云髦”形容士兵众多,“大纛”为军旗,此处用“星辰动”来形容军旗在夜空中闪耀,象征着军队的荣耀与力量。“天策中权虎豹陈”则通过“虎豹”比喻士兵的勇猛,形象地展示了军队的整齐排列和战斗力。

颈联“一自羽书飞紫塞,长教钲鼓恨黄巾”,转而描述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这里“羽书”指的是紧急军报,“紫塞”泛指边塞,“黄巾”可能是指起义军或叛乱者。这一联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牺牲,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尾联“孤臣流涕青门外,徒使田横客笑人”,通过“孤臣”、“青门”、“田横客”等词,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感慨。这里“田横客”可能借指历史上的一些英雄或志士,他们虽然英勇,却最终未能实现理想,只能成为后世的笑谈。整首诗在描绘历史场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英雄主义的赞美和对历史悲剧的深思。

收录诗词(214)

吴伟业(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鹿樵生、、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号:梅村
  • 籍贯:灌隐主
  • 生卒年:1609~1672

相关古诗词

蠲租行追同元次山舂陵行韵

皇帝将改元,制书诏所司。

方春重民事,王政务急施。

水旱兼资贼,人气诚伤悲。

万方惟正供,悉索亦已疲。

新饷五百万,剜肉疗饥羸。

国计在本根,毛附先存皮。

民困必失所,拯溺焉能迟?

丞相下郡国,一切蠲除之。

先是加赋意,岂不哀穷黎?

水衡算金钱,桥陵方告期。

滇闽各用兵,军行粮辄随。

朝廷尚恭俭,大事须藉资。

痌瘝上帝心,四海宁尽知。

况复州邑吏,鞭挞到孑遗。

御史□大夫,陛下真圣慈。

元元乐宽大,生息理可为。

民贫不独富,斯义古所持。

流离与死亡,号呼欲向谁。

固知非得已,久大难权宜。

我皇本尧舜,天听顷刻移。

谏行膏泽下,千载明良时。

煌煌社稷寄,辅导良不亏。

君仁则臣直,拜手陈古辞。

形式: 古风

岁暮行

天寒鼓柁生悲风,残年白头高浪中。

地经江徼饱焚掠,夜夜防贼弯长弓。

荒村哀哀寡妇哭,山田瘦尽无耕农。

男逃女窜迫兵火,千墟万落仓箱空。

昨夜少府下争牒,军兴无策宽蜚鸿。

新粮旧税同立限,入不及格书驽庸。

有司累累罪贬削,缗钱难铸山非铜。

朝廷宽大重生息,群公固合哀愚蒙。

揭竿扶杖尽赤子,休兵薄敛恩须终。

形式: 古风

姑山草堂歌

上书不踏金华省,苍头瘦马冲沙冷。

拔剑不割金门肉,老寺残僧铛折足。

姑山草堂天下重,松菊东篱阅晋宋。

园宅全因宾客荒,才名未逐风尘用。

嵚寄历落谁能嗤,烟波五湖足钓丝。

秦淮垂柳楚州雪,病夫吟眺恒相期。

重逢酒楼下,色定还惊疑。

浩荡江海人,何意来京师。

门巷疏花掩深酌,高城鼓角寒星落。

总教世事属青云,但爱吾徒有丹壑。

拂袖长辞骠骑府,脱粟安用公孙阁。

卢龙叶堕边霜来,江南林涧还秋苔。

知裘日暮何为哉,芒鞋竹杖无氛埃。

留君不住羡君去,萧萧易水挥残杯。

形式: 古风

樟树行

古樟轮囷异枯柏,植根江岸无水石。

风霜盘亘不计年,枝干扶疏讵论尺。

望中转柁愁易过,道旁掉臂真可惜。

其下萧瑟枫林青,其侧参差茅宇白。

十年跃马桑乾东,双松诘曲慈仁宫。

紫鸽翔舞避偃蹇,苍龙蜒蜿回虚空。

今来荒野忽有此,数亩阴雪争天风。

当时万幕驻金甲,大树飒沓开神功。

勿言将压烦榱栋,傲睨高原川谷重。

寒翠宁因晚岁雕,孤撑不畏狂澜送。

地近军城耀水犀,天开阿阁巢云凤。

自古全生贵不材,樟乎匠石忧终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