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功德使凉国公李将军挽歌词二首(其二)

大树悲风起,将军去不回。

抚棺心益痛,临穴泪难裁。

晓月繁霜草,幽泉掩夜台。

更闻歌伴哭,触物尽成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大树在悲凉的风中摇曳,将军一去不复返。
抚摸着棺木内心更加悲痛,面对墓穴泪水难以抑制。
拂晓的月光洒在霜白的草地上,幽静的泉水覆盖了夜晚的坟墓。
还能听见歌声与哭声交织,周围的一切都触发了无尽的哀思。

注释

大树:高大的树木。
悲风:凄凉的风。
将军:指代某位重要人物。
去不回:离开后再未回来。
抚棺:抚摸着棺材。
心益痛:内心更加痛苦。
临穴:面对墓穴。
泪难裁:泪水止不住。
晓月:清晨的月亮。
繁霜草:覆盖着霜的草。
幽泉:隐蔽的泉水。
夜台:坟墓。
歌伴哭:有人边唱边哭。
触物:接触到任何事物。
尽成哀:都充满了哀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去世后,亲朋好友在墓前饱含哀伤之情的场景。"大树悲风起,将军去不回"两句通过大自然的动静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生动形象地传递出一种无言的悲凉和永诀。

"抚棺心益痛,临穴泪难裁"则直接描写了亲友们在墓前触物伤情、泣不成声的情景。棺木与墓穴是死亡的象征,而触摸这些东西让人的内心更加痛苦,不禁泪水长流。

"晓月繁霜草,幽泉掩夜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沉郁的氛围。月光下覆盖着白霜的野草,以及深夜中隐秘泉水的声音,都让人感到一种冷清与孤寂。

最后两句"更闻歌伴哭,触物尽成哀"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悲伤之情。即便是在音乐与歌声中,也夹杂着朋友们的啜泣,每一个事物都能触发人们的哀思,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逝者而哭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情世态的精妙描绘,表达了对李将军不幸早逝的深切哀悼,以及生者面对死亡时的心理感受。这样的抒情手法和情感表现力,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却又独具匠心的一种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

赵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寄弟

凉风飒庭户,渐疑华发侵。

已经杨柳谢,犹听蟪蛄吟。

雨助滩声出,云连野色深。

鹡鸰今在远,年酒共谁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废长行

紫牙镂合方如斗,二十四星衔月口。

贵人迷此华筵中,运木手交如阵斗。

不算劳神运枯木,且废为官恤茕独。

门前有吏嚇孤穷,欲诉门深抱冤哭。

耳厌人催坐衙早,才闻此戏身先到。

理人似爱长行心,天下安平多草草。

何当化局为明镜,挂在高堂辨邪正。

何当化子作笔锋,常在手中行法令。

莫令终日迷如此,不治生民负天子。

形式: 古风

琴歌

绿琴制自桐孙枝,十年窗下无人知。

清声不与众乐杂,所以屈受尘埃欺。

七弦脆断虫丝朽,辨别不曾逢好手。

琴声若似琵琶声,卖与时人应已久。

玉徽冷落无光彩,堪恨钟期不相待。

凤啭吟幽鹤舞时,撚弄铮摐声亦在。

向曾守贫贫不彻,贱价与人人不别。

前回忍泪却收来,泣向秋风两条血。

乃知凡俗难可名,轻者却重重者轻。

真龙不圣土龙圣,凤皇哑舌鸱枭鸣。

何殊此琴哀怨苦,寂寞沈埋在幽户。

万重山水不肯听,俗耳乐闻人打鼓。

知君立身待分义,驱喝风雷在平地。

一生从事不因人,健步窣云皆自致。

不辞重拂弦上尘,市廛不买多谗人。

莫辞憔悴与买取,为君一曲号青春。

形式: 古风

郑国夫人挽歌词

淑德延公胄,宜家接帝姻。

桂宫男掌仆,兰殿女升嫔。

恩泽昭前命,盈虚变此辰。

万年今已矣,彤管列何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