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偶从支遁约,深夜宿闲房。
窗静灯遗烬,庭寒树有霜。
禅心论的的,尘事省茫茫。
又说天台去,林间扫石床。
这首宋诗《宿仲系上人房》是释智圆的作品,诗人以深夜造访友人仲系上人的禅房为背景,展现了僧侣生活的宁静与超然。首句“偶从支遁约”,点明诗人是偶然跟随支遁(东晋时期的高僧)的足迹而来,暗示了一种寻求心灵慰藉的行程。
“深夜宿闲房”描绘了夜晚来访的情境,凸显出环境的清寂和访客的虔诚。接下来,“窗静灯遗烬,庭寒树有霜”通过细节描绘,如静静的窗户、燃尽的灯火、寒夜的霜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冷寂的氛围。
“禅心论的的,尘事省茫茫”表达了诗人与仲系上人深入禅理的交谈,禅心清明,对世俗之事则感到迷茫,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最后两句“又说天台去,林间扫石床”则透露出诗人对天台山修行生活的向往,期待在那里能进一步净化心灵,清扫心灵的尘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僧侣生活的画面,寓含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的淡泊,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思想的交融。
不详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庭木西风动,闲轩落叶稠。
梦回霜月晓,信断海山秋。
道性归无念,孤吟已绝愁。
况疏林下约,烟水路悠悠。
台岭林泉胜十洲,忘机长往更无愁。
考槃高趣何人识,招隐新题几处留。
深夜定回华顶月,经年书断海门秋。
谁知抱疾西湖上,南望云山想胜游。
两制音书数往来,城中栖隐远尘埃。
吟斋夜静开明月,讲石秋深扫绿苔。
出俗旧题留雪苑,卧云幽兴梦天台。
林间抱疾怀高趣,翻笑汤休漫有才。
幽栖尘想绝,岩阁倚杉松。
吟思禅中尽,霜髭病后浓。
溪闲澄夜月,山静答秋钟。
寂寞怀高趣,残阳独倚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