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滩上水平沙,梭舟荡落花。
吴侬不相识,对面浣春纱。
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的恬静画面。"滩上水平沙",展现出江边沙滩在平静水面映照下的开阔与宁静,如同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和两岸景色。"梭舟荡落花",则通过梭舟轻轻摇曳,带起片片落花,生动描绘出春天的浪漫与诗意,仿佛时间在这一刻被温柔地定格。
"吴侬不相识","吴侬"指代江南地区的居民,"不相识"暗示诗人与当地人的陌生感,也增添了异地他乡的淡淡孤寂。然而,这种陌生并未破坏和谐,反而增添了一种异乡风情的趣味。
最后的"对面浣春纱",是对江南女子在河边洗涤春纱的日常场景的描绘,既写实又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能闻到水边的清新气息,感受到那份江南特有的温婉与娴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风俗画卷,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不详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三百六十滩,相逢相见湾。
舟师怜远客,数问几时还。
绝顶出华构,有时来一登。
曾将六朝事,闲问百年僧。
寓目诚多感,投身愧未能。
暂留林下夕,江浦散渔灯。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水树和烟生,人家傍沙语。
孤帆何处来,惊凫去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