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

暴气燎原火,浅量盈浍水。

不见杨关西,此生真已矣。

谁言佩豭由,不作缊袍耻。

至道傥有闻,客尘如脱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以“暴气燎原火,浅量盈浍水”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力量与容量之间的对比,暴烈的力量如同燎原之火,而浅薄的量度却能填满浍水,寓意深刻,引人深思。接着,“不见杨关西,此生真已矣”,表达了对某种不可见或不可达事物的感慨,暗示了生命中的遗憾与无奈。

“谁言佩豭由,不作缊袍耻”,这两句则转向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生活态度,提出疑问与反问,强调了内心的品德与外在的物质追求之间的关系,提醒人们不应因物质的匮乏而感到羞耻,也不应因物质的丰富而忽视内心的修为。

最后,“至道傥有闻,客尘如脱屣”,表达了对真理的渴望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脱。这里的“至道”指的是终极真理或最高境界,“客尘”比喻世俗的烦恼和束缚,诗人希望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能够摆脱这些束缚,获得心灵的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力量与容量、道德与物质、真理与烦恼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三)

世儒读论语,未脱小儿气。

岂悟无弦琴,中藏千古意。

颜渊默然处,曾子亦心醉。

处处傥逢渠,字字皆有味。

形式: 古风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四)

人心有默契,晤语不在多。

一笑离凡情,万象皆含和。

孰是忘言人,听此无声歌。

有怀阅古堂,梦中时一过。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五)

浮云作秋阴,细雨如朝雾。

放形山水间,意适无艰步。

忽遇古招提,空翠森回互。

倚杖听泉鸣,悠然不能去。

形式: 古风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六)

小舟适久雨,疏篷常自蔽。

形留一席间,心与天地际。

逝者不可作,遗编等蝉蜕。

一念无古今,千载若符契。

形式: 古风 押[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