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七问(其三)问津

扰扰役车尘,悠悠失路人。

九衢多覆辙,一往几埋轮。

我亦自兹去,相逢笑有因。

别寻林下叟,回指故山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繁忙都市中,人们为了生活奔波劳碌,却往往迷失方向,如同车轮在九曲巷陌间反复辗过,留下的是岁月的痕迹与无尽的疲惫。诗人以“扰扰役车尘,悠悠失路人”开篇,生动地勾勒出都市生活的喧嚣与忙碌,以及人们在追寻目标时的迷茫与失落。

接着,“九衢多覆辙,一往几埋轮”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迷失感,九衢即九条大道,象征着复杂多变的生活路径,而“覆辙”和“埋轮”则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因为选择错误或遭遇挫折而陷入困境,甚至失去前进的动力。

“我亦自兹去,相逢笑有因”,诗人在此处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态度,似乎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或是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因此在与他人相遇时,能够以微笑面对,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平静与自信。

最后,“别寻林下叟,回指故山春”则是对诗人心灵归宿的描绘。他选择远离尘嚣,寻找隐居山林的老者,寻求心灵的慰藉与指引,最终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仿佛在山林之中,春天再次来临,寓意着新生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都市生活的繁忙与内心的平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在纷扰世界中寻找自我、追求内心宁静的过程。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后七问(其四)问岁

空瓶无俗物,破甑久生尘。

比日事田圃,占年拜水神。

审能免沟壑,不敢慕陈因。

愿得长如此,终身作野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后七问(其五)问夜

孤灯坐终夕,坐久灯力微。

晓漏知多少,邻鸡闻庶几。

病躯慵下榻,花气促披衣。

笑问儿童道,晨星稀未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后七问(其六)问字

自从闻鬼哭,不复更摊书。

渐觉乌成马,无心獭祭鱼。

偶来观越绝,相失半秦馀。

稽首空王问,三伊如不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后七问(其七)问剑

举世争雄日,何妨独守雌。

冤亲平等视,风雨寂寥为。

浩气销能否,全身付与谁。

一弹三太息,惟许湛卢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