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微之廨中清辉阁

故人名字在瀛洲,邂逅低徊向此留。

鸥鸟一双随坐啸,荷花十丈对冥搜。

水涵樽俎清如洗,山染衣巾翠欲流。

宣室应疑鬼神事,知君能复几来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老朋友的名字在瀛洲,偶然相遇让我在此逗留。
与鸥鸟相伴,一同坐在湖边啸歌,十丈荷花映衬下深思冥想。
湖水清澈,仿佛能洗净酒杯和食物,山色翠绿,仿佛要流淌到衣襟。
汉代宣室可能疑惑这是否是鬼神之事,但我知道你还能再来这里游玩几次呢?

注释

故人:老朋友。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岛。
邂逅:偶然相遇。
低徊:徘徊,逗留。
坐啸:坐着啸歌。
冥搜:深思,冥想。
樽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
宣室:汉代宫殿名,此处借指皇宫。
鬼神事:超自然的事物或神秘现象。
复:再,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故人名字的记忆,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瀛洲作为一处仙境般的地方,使得诗人的思绪更显得飘渺而遥远。

"鸥鸟一双随坐啸,荷花十丈对冥搜" 这两句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鸥鸟似乎在陪伴着诗人的沉思,而荷花则象征着纯洁和高雅,通过“冥搜”一词,增添了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神秘感。

"水涵樽俎清如洗,山染衣巾翠欲流" 这两句更深化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清澈的水质映衬着樽俎,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高境界。而“山染衣巾”则通过对色彩的描写,使得整体意象更加生动鲜明。

"宣室应疑鬼神事,知君能复几来游" 最后两句诗人似乎在询问某种超自然力量,或是某个故人的灵魂,他们是否还会再次回到这片仙境。这里的“几”字使用得非常含蓄,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转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同时,诗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与怀旧之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而悠远的韵味。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离北山寄平甫

日月沄沄与水争,披襟照见发华惊。

少年忧患伤豪气,老去经纶误半生。

休向朝廷论一鹗,只知田里守三荆。

清溪几曲春风好,已约归时载酒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致仕邵少卿挽辞二首(其二)

杯酒邗沟上,纷纷已十年。

音容常想见,风迹每流传。

老去元卿位,新开太守阡。

庆门当更大,子弟固多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致仕邵少卿挽辞二首(其一)

谢朓城中守,梁鸿墓下归。

素车驰吉路,丹旐卷寒辉。

抚几虚容在,瞻图实貌非。

无因置一酹,空此叹长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致仕虞部曲江谭君挽辞

同时献赋久无人,握手悲欢迹已陈。

它日白衣霄汉志,暮年朱绂水云身。

虚容剑几今长夜,小隐山林祇旧春。

岂惜埋辞追往事,齿衰才尽独伤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