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曹鋡的《登文殊院》描绘了登山之路的艰辛与沿途景色的壮丽。"嵯岈开线路"形象地写出山路崎岖,但诗人决心前行,"杖履莫辞难"表达出不畏艰险的精神。"岚气千岩雨"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仿佛雨水洒落于千岩之间,营造出湿润而神秘的氛围。"山风六月寒"则以冷冽的山风暗示高海拔的气候特点,即使在夏季也让人感到凉意。
"石欹防客过"细致入微,写出了山路险峻,需要小心谨慎以防失足。"松古学龙蟠"运用拟人手法,将古老的松树比作盘曲的龙,展现了山中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最后两句"纵目遐荒外,方知天地宽"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后的心境开阔,感叹天地之广大,人生视野由此得以拓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挑战与收获,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